阅读记录

《吾兄非良人》

11. 第11章

《吾兄非良人》全本免费阅读

若神明大发慈悲,让人重活一回,那必然是为了完成上辈子未修成的课题。

这日,姜姒醒得格外早,下床时脚还崴了。

生意上也出了疏漏。

自极南地途经吴地转运至天一阁的货物竟被劫匪劫了。

不是名贵物,有一些罕见的药材以及京中不常见的小玩意。

吴地商贸发达,这样的事时有发生。但她这边专程与吴地官署打过招呼,有专人护送,被劫还是破天荒的,头一次。

这更像是某种提示,吴地有异端。

“让人在那边制造点动静,别闹得太过。”刚好能让那边官员关注到、有所行动就是了。

“诺。”

襄王妃派人来了三四回。

“一顿饭而已,催什么催?!”大不了不吃就是了。

另一边是顺平邀她出游。

不知为何,姜姒愈发烦躁,所幸两边都未予回应。

处理完账面上的事,临到午后才得空。

她没有进食的欲、望,应付似的去襄王妃那儿走了一遭。

襄王妃欣喜地把人迎了进去,热情地拉着她坐下:“这都过了饭点了,饿坏了吧?”

姜姝也在,道:“母亲非要等你来。”

一桌子珍馐美馔,姜姒却兴致缺缺,在母亲期待的目光下,象征性用了一筷子,便坐着不动了。

“怎么不多吃一些?”襄王妃如同看不懂她的表情,一个劲地为她布菜。

身前的碗被装得满满当当。

突然间,头颅一阵阵眩晕,浑身发麻,喉咙发紧说不出话一句话,呼吸也困难起来。

姜姒终意识到今日异常的不顺是为何。原来老天一早就提醒她了。

目光倏尔变得锐利,扫了一圈后,冷冷望向说个不停的人。

襄王妃笑容一僵,干脆不装了,恶狠狠道:“你们在等什么??!”

“王妃,奴婢们还不想死!”仆妇们明白其中利弊,皆不敢从襄王妃之令,只缩在门口,带着哭腔求饶。

姜姝尚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焦急问母亲:“母亲!你都做了什么啊!你都做了什么啊!”

此时,姜姒顾不得其他,支起身子往外去。

竹心忙来扶她,不想被一婆子敲晕。

襄王妃在众人的惊颤中,发了狠把姜姒扑倒在地,用力掐着她的脖子,嘴里大喊着:“贱人!去死吧!”

姜姝从震惊中回神,试图拉开襄王妃,奈何对方力气太大,纹丝不动,不停抹眼泪:“母亲,你在做什么?你松手啊母亲!她也是您女儿呀!”

“贱人!我决不允许你再毁了我的人生!我都知道了!我都知道了!你们罔顾人伦!你不得好死!”襄王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歇斯底里。

姜姒并未感到疼痛,前世最后一幕的景象从脑海中掠过。

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

“你以为你是什么高高在上的郡主!你不过是个连父亲都不知道是谁的野种!”

“我吃了多少药,用了多少法子,你偏偏要赖在我肚子里!”

“你凭什么过得这么好?!”

“为什么!为什么!”

“去死吧!去死吧!”

襄王妃已陷入癫狂之中,她的话无疑是一道惊雷,说懵了在场所有人。

这一世,终于知道答案了。可又怎么能决定自己的出身呢?姜姒眼神逐渐清明,露出一抹妖冶的笑,自腿侧拔出一柄精巧玲珑的利刃,刺在母亲腰腹间。

襄王妃在不可置信与疼痛中丧失了所有力气。

她为什么会随身带着一柄短匕呢?

哦,想起来了,原是乞巧节的礼物。十岁那年历经人牙子拐卖一事后,兄长借着节日送了她这个。

刃体小巧而锋利,便于携带,刃尖淬了毒,为防他人奋起抵抗。

不曾想,第一次用它,竟是用在血缘至亲身上。

人群吵闹惊叫渐渐模糊。

又是鲜红一片,和前世一模一样。

自此,关于母亲的课业结束了,似乎生命也到此为止了。

有点儿冷,好想,有人再抱抱自己……

“明阳!你怎忘了今日……”顺平循着侍者的指引来到主院,话到一半,目眦欲裂,厉声喝斥道:“外头都是死人吗?”

影卫现身,回道:“是我等办事不力。已有人进宫向爷禀报了。”

襄王虽不理府中事,却极力要求影卫只能在外守着,不得进内院,怕吓着襄王妃。

他们察觉到动静时,事态已然严重,只得先请了府医过来。太医还需晚几步。

其中一名府医颤抖着双手,一遍遍诊脉、确认,一下子老了几十岁,颤颤巍巍道:“郡主她……”

“殁了。”

殁了……

姜姝抓着母亲的手,如被抽干精气,跌坐在地,面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珠:“怎么会这样呢……?”

“你说什么?!”顺平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往年今日,她们会约着一起同游山水。明明前些日子还生龙活虎之人,怎么会如此随随便便就没了呢?

府医不敢再开口,战战兢兢贴地跪着。

顺平怒道:“庸医!太医呢?太医何时来?!”

院内一片寂静。

“把这些恶奴拉出去,即刻杖杀!”顺平气极,仍觉郁结难消,踹了一脚那府医,“本宫不信!再诊!再诊!再诊!”

跟在一旁的戚玉薇怎么也没想到会见到这么一副光景,憋了许久,再憋不住,直接干呕起来。

宫里——

小德子与总管太监私下说了此事:“奴才实在害怕,不知该如何向上头禀报。”

总管太监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嫌弃道:“瞧你这出息。”

转头,总管太监的脸垮了下去,额间汗涔涔,嘀嘀咕咕:“这都是什么事呐……”

皇帝与几位大臣正为西摩边境之摩擦商讨对策。

襄王虽久不上战场,甚至久不涉国事,皇帝还是让他一同旁听。

不过不少朝臣认为,如今庆国最大的威胁是西北境之燕氏。

燕氏玄武军举世闻名,又半独立,若燕氏有自立为帝的心思,对庆国将是严重的打击。

“陛下。”总管太监悄然走到皇帝身边,眼神在襄王父子间打转,面色凝重。

“此事下回再议,你父子二人留下。”皇帝点了点桌案,人走完后,见怪不怪道,“说吧,小祖宗又闹哪一出了?”

总管太监小心翼翼地把王府中发生的事复述了一遍。

殿内一阵诡异的沉默。

襄王猛得一起身,翻了桌椅,草草鞠一躬,风风火火地就要离去,被皇帝喝止:“让你儿子去处理,你给朕在这里待着。”

“吾妻儿……”襄王心痛极了。

只剩下二人后,皇帝骤然发难,出其不意抓起案上之砚盒砸了过去,擦过襄王的额角,墨水与血水相融,顺着面颊流下。

然皇帝语气却平静得可怕:“放着京中贵女不娶,当年,你不惜闹着离京也要立一个疯婆子为正妃。”

“她倒是生了个好女儿。朕从未见过朕那侄儿对谁能这般顺从与包容。包容到不惜违抗朕的命令,就像你一样。”

那些传言皇帝总能从后宫那些女子口中听到一二。可传言终归是传言,只要不被当场抓包,于他来说都不是坏事。

他继续说:“朕昨天收到周使来,意欲永结同好,换二王子与大庆结姻亲。”

“别看明阳平日没个正形,在钱权之事上颇具灵性,她去周国,合朕心意。”

姜姒爱财,她私底下一些小动作,皇帝门儿清,有时候甚至是叔侄二人间的谈资。

这时,襄王终于明白,妻儿无状,坏了事了,仍舔着脸求情:“吾妻生死未卜,还请陛下不要再责难于她。”

皇帝转而厉声道:“朕怎么会有你这么一个被女人冲昏头脑的弟弟?!”

“给朕滚!带着你的人,滚回儋州去!”

……

襄王妃昏迷不醒,姜姝也一病不起。姜文并未照顾他们的感受,让父亲连夜启程。

襄王愤懑却无力道:“你分明都知道。为何不阻止?为何把事情做得如此绝?”

他是事后回味过来的,朝臣隐有一方倒之势。皇帝对他这长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