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夫,孩子醒了[ 七零]》
《陈大夫,孩子醒了[ 七零]》全本免费阅读
院长办公室在二楼走廊中间。
陈蕴敲响房门,尽量用平静的语气开口:“院长,我是陈蕴。”
“陈蕴?”屋里人带着不确定的语气反问,接着才说:“进来吧。”
卫生院院长刘保国五十多,头发稀疏,戴着副啤酒瓶那么厚的眼镜平时看啥都得伸长了脑袋。
眼看还有两年就要退休,行事作风一直秉持少做少错不做就不错的基本原则。
当然明面上他肯定不会这么说,为人民群众服务最光荣才是开会的口头禅。
“院长。”陈蕴走到办公桌前站定,语气坚定:“我想申请四支青霉素。”
刘保国眼皮一跳,连报纸都没心思看了。
“你要申请青霉素干什么?”
“我这里接诊了个肺炎患者病情严重,至少需要注射一周的青霉素。”
“肺炎!”刘保国慌忙站起来,眼镜因动作瞬间滑落到鼻尖上:“要真是肺炎让他去县城医院啊!咱们卫生院治不了。”
“患者情况特殊……”陈蕴复述了一遍牛师傅的情况,总结:“我们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刘保国:“……”
“院长,不管是从牛师傅的家庭情况出发还是为了卫生院,我觉得这次咱们都应该接下这名患者。”
刘保国不解。
陈蕴清了清喉咙,往前一步:“院长你想啊!咱们卫生院都快三年没有评选上过先进单位了吧,再加上去年叶大夫……”
卫生院缺少病人,缺少治愈率,哪来的先进事例上报。
刘保国虽说怕出错影响退休,可没说不想评选上先进单位称号光荣退休。
刘家儿女接不了院长职位的班,有光荣事迹在前,厂里安排工作岗位也会酌情参考。
陈蕴把话说得很明白。
“你有把握能治好?”刘保国有些意动。
陈蕴点头,继续细数着好处:“没有县医院的设备咱们都能治好牛师傅,还愁以后没有人来咱们卫生院看病?”
“绩效上去了院长和大家伙儿的奖金都能提高,对大家都是好事。”
“明年院长还可以向厂子里申请扩大规模……”
句句没提病人句句都是为了院长和卫生院,刘保国听得心花怒放,脸上笑意越来越浓。
眼看火候差不多了,陈蕴又添了把柴:“院长这回去县城申请青霉素得硬气点,好让他们看看咱们可是一切都为了人民群众着想。”
“药柜钥匙给你,我先去厂长办公室说明情况,让厂长跟我一起去县城要药。”
“院长慢走。”
头顶秃得头顶几乎快反光的刘保国正义凌然地大踏步走远,身上象征卫生院的白大褂都忘记了脱下。
陈蕴翘起唇角微笑,挥舞钥匙欢快得原地跺脚。
戴高帽谁不会啊……
很快。
陈蕴收了个肺炎患者的消息就在卫生院传开。
牛师傅成为卫生院第一个睡到住院部病床上的人,门口走廊上全是来打探消息的医生和护士。
他们都想从陈蕴口中得到能治好的确切答案。
叶援军单手叉腰,一手杵在墙壁上:“去年老子就被扣了全年奖金,要是今年再扣……”
那眼神就像是要吃人,没说出来的下半句变成了凶狠眼神恨不能将陈蕴千刀万剐。
左玲玲也有些担心。
肺炎是实打实的大病,县医院都得严阵以待,没个百来元都出不了医院。
就厂卫生院这个条件,要是治好了还好说,要是拖得更加严重……那上头不得撤了卫生院啊。
“陈大夫不愧是正规医学院出来的,肺炎说能治就能治。”
“以前我老觉得陈大夫胆子小,现在看来那是没遇到大事,人家有主意着呢!”
“能治是好事,这样也方便咱们厂职工不是。”
几个护士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屋里段云刚给牛师傅做完皮试。
大家都在紧张等待。
要是青霉素过敏……陈蕴得马上叫回院长改变策略。
好在十分钟之后,牛师傅并没有出现丘疹,说明其对青霉素不过敏。
陈蕴松了第一口气。
“倒小半碗酒精以一比一的比例兑水,给牛师傅擦拭腋窝……和大腿根。”
虎子和赵志国也在此时拿了大蒜跟破碗回来,身后还跟着牛师傅的妻子张大嫂。
“大牛……”
病房里瞬间被张大嫂震耳欲聋的哭嚎声所充斥,无论谁怎么劝都没用。
陈蕴只能在这种嘈杂中给牛师傅屁股来了一针青霉素。
“再开一只复方安息香町,算了……还是我自己去拿吧。”
张嫂子的哭声不晓得什么时候能停,再待下去陈蕴耳朵就要聋了,借口拿药麻溜地出了病房。
刚来到药房前呼吸几口新鲜空气,半边身子都被淋湿的刘保国跟着几步冲到陈蕴面前。
“陈大夫,厂长决定跟我一同前往县医院。”
一个意外之人的身影也在不远处逐渐清晰起来。
高明两手都拿着雨伞,肩膀淋湿了大半,雨珠顺着左臂滴落地面。
“高队长亲自送我们去县城。”刘保国语气激动,顾不上皮鞋都泡开了条口子,大声催促:“你们有意见想要跟县医院提的都回办公室写材料,我亲自交上去。”
陈蕴立即想到刚才还念叨的银针。
冲高明只是点了点头,陈蕴连忙小跑着回办公室写材料。
叶援军也有满肚子的怀才不遇不吐不快,刘保国说完也跟着赶忙转身。
只有叶玲玲抱着手臂没动。
目光在激动的院长身上划过,无意间瞧见高明举起只手好像要说什么,又笑着放了下来。
“高队长。”
既然是去城里,左玲玲更关心能不能请高明帮忙带几尺布拉吉出来。
办公室里。
陈蕴先以卫生院缺针少药为开头,列举出今年一月份到六月份厂区有多少病例因为缺少医疗资源而病情加重的情况。
从群众身体出发,话锋一转又写到因此而增加了不少县医院的负担。
再然后申请县医院多拨一部分医疗资源下发到各厂区卫生院。
最后才申请发放中医治疗资格。
开放中医治疗是立国利民的大好事,既可以帮百姓节约看病费用,又能节约国家医疗资源,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能将中医发扬光大。
洋洋洒洒的写了上千字,建议书完全是以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立场作为出发点,完全没提到个人需求。
当然最后陈蕴同志四个字落款……写得那叫一个力透纸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