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小厨娘(美食)》
《长安小厨娘(美食)》全本免费阅读
“听说那崔娘子跳河了?”
“可不是!都好几天了,你才知道?”
闲来无事,有好事的街坊邻里凑在一起闲话家常,很自然地谈论起最近的热点事件。
有人摇头感叹:“这崔家真是够惨的,前些年那贩鱼的崔大郎因着一根小鱼刺丢了性命,妻子田氏伤心过度,没过两年也跟着撒手人寰,家里就剩下三个女儿,如今长女也想不开投了河,真是……唉!”
“得亏后来人救上来了。”有人边磕着瓜子边道,“好在与崔娘子定下娃娃亲的程家大郎为人仁厚宽和,想来日后能宽慰崔娘子一二。”
人群中沉默几秒,忽有人道:“说来也怪,那崔娘子如今已快到双十年岁,又与程大郎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两家早该成亲了才是,怎的至今仍待字闺中?”
众人闻言,你看看我,我瞧瞧你,不说话了。
莫非……莫非崔娘子投河的原因与程大郎有关?
崔时钰不知自己又成了风暴中心,正躺在床上望着房梁发呆。
上辈子她是个知名厨师,结果熬夜给客户定制宴席菜谱时不幸猝死,再睁眼便来到了这异朝异世的大唐。
穿来已有几日,崔时钰仍有些不习惯。
就拿眼前的卧房来说,一张低矮木床几乎占据了整间屋子,用来糊窗的麻纸还有几处漏风的缝隙,外头的小风不时钻进来,带着丝丝凉意。
崔家的家庭条件比她想象中还要拮据。
长安城内的人集中居住在北部,也是皇宫和官府所在,南部各坊人口稀疏,居住着做普通生意的平头百姓。
崔家就在南部的最南端。
原身父亲在世时身材魁梧、身手敏捷,是长安城中的捕鱼好手,谁承想因为鱼刺扎手感染破伤风而丢了性命;母亲是名手艺精巧的绣娘,生意极好,可是后来因为流了太多眼泪,眼睛不大好了,没法继续做绣活维持生计。
小女儿年纪太小不必多说,大女儿和二女儿不善女红,并没有继承她的优秀技艺,绣出来的东西只能称为平平无奇。渐渐地,只有零星几个老顾客还愿意来崔母这里光顾生意。
除了当初给崔父治病花费太多银钱,这也是后来崔家拮据至此的原因。
崔时钰无声叹了口气,从床上爬起来。
早在从河里上来当天她就能够下地,然而两个妹妹说什么也不让,硬是让她好生卧床休息。
这辈子崔时钰有两个妹妹,大的名叫崔时锦,今年十四岁,性子沉稳安静;小的那个叫崔时宁,只有六岁,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奶团子。
两个妹妹对她跳河一事很是心有余悸,这几日睡觉都要一左一右挨在身侧,生怕她跑了似的,还紧抓着她的手不放。
“阿姊,你不能再这样吓我们了。”昨日小妹语气里仍带着哭腔,二妹也抿唇憋泪点头。
崔时钰只好挨个摸头安慰,“好,阿姊不会再那样了。”
既占了这位崔娘子的身体,自然不能对人家的家事置之不理,更何况,如今这已经是她的家事了。
穿过与卧房同样破旧的小院,崔时钰循着记忆一路来到庖厨。
崔家庖厨的布局十分简单。
泥坯垒的灶台占去小半间屋子,灶台上架着两口铁锅,一口用来煮粥焖饭,另一口用来炒菜;下头是灶膛,旁边是半人高的水缸,缸沿搭着葫芦瓢和刷碗用的丝瓜瓤子。
墙上贴着去岁请来的灶王爷像,已经被油烟熏得发黄。
因着三文钱的胡饼足够姊妹三人吃上一天,原身为了省钱便甚少下厨,只偶尔炒个青菜改善生活,是以案板上面空荡荡的,除了前两天没吃完的几段葱姜,便只剩崔时钰特意让妹妹买来的鸡蛋和红糖。
红糖补血,鸡蛋养气,她如今身子虚,很适合吃碗红糖鸡蛋来补补。
虽然做菜环境由现代转为了古代,但崔时钰作为大厨的敏锐度仍在,迅速熟悉一下工具便进入了状态,取火石将一把干树叶点燃放入灶膛,边观察火势边逐步添入木柴,很快火就旺了。
唐朝的铁锅形状为圆心浅腹、薄壁、球面,导热极快,片刻里头的水便咕嘟咕嘟冒起泡来。
这时候唐人将红糖称作“沙糖”,价格不菲,当初姐妹几人狠了狠心才只舍得买下两小块,如今被崔时钰取来扔进锅里,红得发黑的糖块徐徐融化,把一锅清水都染成褐色。
崔时钰又快手切了些姜丝搁进去,这才敲开三枚鸡蛋滑入锅中。
鸡蛋在糖水里慢慢凝固,甜香混着蛋香顿时飘满庖厨。
崔时钰闻着甜香的味道出神,思绪从“猝死前也不知道把锅关了没有”转移到落水后发生的事。
她知道自己是被人救上来的。
河水冰冷刺骨如针,那人箍在她腰间的手却滚烫似火。
崔时钰心中并无绮思,只想着能报答那人的救命之恩,可惜对方好像并不打算给她这个机会,把她从河里捞上来便干脆利索地离开了。
这也许就是大唐版的做好事不留名吧。
也不知这位恩人是否姓雷。
崔时钰摇摇头,瞧见锅里的糖水蛋已经煮得差不多了,伸手从橱柜里摸出三只粗瓷碗——豁口的,没灰,倒是干净。
刚出锅的红糖鸡蛋盛在粗瓷碗里,热气蒸腾而起,白嫩的鸡蛋卧在中央,裹着滑嫩的蛋黄在糖水悠悠晃荡,飘出细小的蜜色糖沫。
崔时钰刚将三碗糖水蛋分别盛好,阿锦和阿宁便抱着柴火回来了。
两人刚一进门就不约而同抽了抽鼻子。
“这是什么味儿?甜香甜香的。”
将前铺后院转了个遍,姐妹二人终于将信将疑地走进庖厨,刚进门就被浓郁的甜香扑了满脸。
红糖的香甜中裹着一丝焦香,像是烤得微微发焦的糖块,隐约还能嗅到若有若无的姜辛,微微的辛辣与蛋香交织在一起,暖融融地扑在脸上,光是闻着就让人陶醉不已。
本来应该躺在床上休息的阿姊正站在灶间,捧着一只冒热气的碗笑望着她们:“阿锦阿宁回来啦,快来吃糖水蛋,刚出锅,还热乎着呢。”
崔时锦本想让阿姊再回床上多休息片刻,然而接过碗一瞧,便忘记方才要说什么话了。
粗瓷碗里,热气腾腾的褐红糖液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