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孟二姑娘生活日常》

10. 闹腾

《孟二姑娘生活日常》全本免费阅读

因为爹娘姐姐都见过了,爹娘回去的时候对孟玉宁说下次再接她回去。

孟玉宁虽然有点遗憾不能和弟弟们好好玩一会,但是心里清楚爹娘不接自己回去,也是为了避免祖母再出什么幺蛾子。

父母回去了,孟玉宁重新恢复上午学艺下午做针线的生活。

这次母亲依然没有给她拿被面这样的大活,而是为她接了工艺比较讲究的头巾的活。

孟玉宁先把张苗的两套衣服做好,才开始绣头巾。

头巾做好了,端午节也快到了。

端午节正是香料销售的旺季,店里难得生意忙起来,孟玉宁就暂时取消了下午的针线小组。

张苗往这边跑惯了,就算下午孟玉宁不做针线了,时辰一到她还是按时过来。

她既不会配香也不会包香料,但是她性子灵泛,店里来的人多,等待的人就多,她帮忙招呼着排队的人,给人安排座位端茶倒水。

孟玉宁觉得,张苗做这些事的时候,可比做针线的时候快乐多了。

店里忙碌,来买香料回家制作香包的人络绎不绝,一开始是高婆婆带着孟玉宁给人配香料,后来高婆婆让孟玉宁负责配,自己在一旁辅助。

孟玉宁学艺一个多月,对各种常用香料烂熟于心,各个节气佩戴的香包用料,她也已经完全掌握。

香包佩戴要因人而异,不但要根据佩戴人的年龄性别来配,还要根据佩戴人这几日的身体情况酌情加减。

孟玉宁看高婆婆给人配香的时候既轻松又简单,真到自己配的时候,配香料就和轻松简单没有一点关系了。

这个时候孟玉宁才深刻认识到,香料,不止是增香气味的,它真能关乎到佩戴者的身体健康!

所以孟玉宁给人配香料的时候,都是打了十二分的精神,一天下来,疲累的连说句话的精力都没有了。

努力总是有回报的,高婆婆对孟玉宁配的香料很是满意,决定等过了端午节,就正式教她和香。

其实香包的用料已经属于简单的和香了,但是想到自己终于可以制作好看的香珠香牌,孟玉宁还是忍不住激动。

端午前夕,孟卫行带着妻女来县里交活,孟玉宁带着给全家人准备的香包,坐上了回家的骡车。

坐在车厢里,任她再是不够机敏,也觉出了父母出门就带着姐姐,一定是因为觉得家里不够安全。

父亲在车厢外赶车,车厢里只有母女三人,孟玉宁就放低了声音,问母亲:“娘亲,祖母还没放弃坑害姐姐的想法么?”

冯青莲点了点闺女的额头,也压着声音说:“不能这么说你奶奶。”

孟玉宁扭着身子挤进母亲怀里:“您就说是不是吧!”

冯青莲揽着女儿,低声道:“不管她是怎么想的,我和你爹绝对不会拿着你们的安全去赌那个万一。”

她和女儿说话的声音温柔极了,但是脸上的表情却一片冰冷。

母亲的话对孟玉宁有一种极度安心的魔力,她这几天太过疲累,在这种极度安全的状态下,没一会竟然睡着了。

冯青莲揽着睡熟的小女儿,对长女轻声道:“小卉,到家还早着呢,你也睡会吧。”

孟玉卉轻易不出门,今天一天时间有大半天坐在车里,也确实疲累的很,母亲说了,她就应了一声,也挨着母亲睡着了。

冯青莲身边靠着长女,怀里揽着小女儿,看着两个女儿安心恬静的睡颜,对分家的愿望又强烈了几分。

嫁到孟家这些年,因为公爹相对公正,在一大家子日常相处中,冯青莲从未细纠过具体的得失。

这两年婆婆的性子越发的任性,长辈就算任性,做小辈的忍忍就过了,但是她有了坑害自己闺女的想法后,冯青莲就开始有了分家的想法。

至于说丈夫会不会反对,冯青莲是一点也不担心,因为自从两人成亲后,一直都是冯青莲劝着丈夫对家人要多几分容忍。

孟玉宁之前对父亲的不信任,恰恰证明孟卫行是个听媳妇话的,他对家人,特别是对老娘的容忍度,让他闺女都觉得他是个愚孝的人了。

其实在小孩子眼中的愚孝行为,在大人看来,答应老娘的无理取闹,真的比面对她的一哭二闹三上吊,然后再闹出各种幺蛾子,要好应付的多。

骡车不快不慢的行驶在官道上,车厢的窗户开着,微风徐徐吹来,冯青莲想了一会事,也慢慢的睡着了。

……

今年夏收在端午过后,学堂从端午节开始放假,假期一直延续到夏收结束。

家里有二百亩地,并没有赁给别人去种,平时的除草施肥雇了同村土地少的人,收获的时候再雇一些短工。

虽然雇了人,但是家里的男丁都要跟着下地,女眷们倒是不用下地,但是干活的人需要吃饭,所以女眷们需要准备二三十口人的饭菜。

幸好从祖母年轻的时候,农忙时期家都是找人帮忙做饭,现在这个优良传统一直延续着。

帮着夏收的短工孟卫行早就找好了,帮忙做饭的,一直都是用的帮着自家除草施肥的人家的女眷。

端午节过后,大伯娘周氏正准备再找人家来帮忙做饭的时候,祖母发话了:“以前找人帮忙做饭,那是你们孩子都小,现在孩子们不但离手了,也都长大能帮着做活了,今年灶上就不用再找人了。

老四家孩子小不用她插手,你们妯娌俩带着仨闺女,平日里还做十几口人的饭,现在多个十来口,五个人也不是做不了。”

周氏想:老太太真是故意难为人,我们五个人,四个是需要护好手的,要是真让弟妹和孩子们动手,一个夏收结束,她们的手不得都废了!

周氏就道:“娘,咱家平日里在家的十来口人,都是老弱妇孺,根本吃不多,夏收请来的短工是壮劳力,我们没有亲自掌勺过那么多人的饭菜,人家干活的吃不好,做活的时候该藏力了。”

赵老太也是心里不忿想收拾老二媳妇,但是老大家的说的也对,就她们那养的一身懒肉的样子,说不好还真做不出那么多壮劳力的饭菜。

收拾儿媳妇以后有的是机会,耽搁了夏收就得不偿失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