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营销卖饮子,赚翻!》
《在古代营销卖饮子,赚翻!》全本免费阅读
“祝娘子能研制出来售卖,那定是不错的。”
“此前铺子才出绿豆沙时,我也有这般疑惑,现下已经不问了。”
“是咧,定十分好喝,用不着试喝。”
“直接买,给我来一碗!”
“豆腐花,给我也来一碗。”
“......”
大伙儿如此捧场,出乎祝余的意料,看来年年有余饮子铺的名声,是真传出去了,至少肯按时间来这儿买饮子的,都是铺子忠实的回头客了。
“豆腐花与此前的饮子不同,感谢大伙儿捧场尝尝。”
祝余摆好各种物件、便掀开盖子,开始售卖。
基于酸梅汤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前一种新品绿豆沙的成功,这回的新品豆腐花祝余没有安排试吃。
除了对糖水豆腐花这一后世大众甜水的自信,还有对这段时间饮子摊口碑的自信。
瞧,今日最热卖的便是豆腐花,哪怕是面对一个新奇的名字,客人们也不再像从前似的怕踩雷。
这就是祝余饮子摊品牌效应开始显现了。
就像方才有部分客人说的,“年年有余饮子铺出的饮子,你还怕不好喝?”
客人们的这种信任,就是品牌效应的具象化。
祝余一勺子下去,舀起如朵朵小白花似的稀碎水豆腐,装进碗中。
看到碗中的水豆腐,客人们这才明白为何要起“豆腐花”这个名儿。
莹莹的碎豆腐块儿在碗中晃动,紧接着一勺晶黄的糖水浇下,看到人食欲大增。
“客人,您的豆腐花。”
祝余将第一碗豆腐花递给率先出声支持的客人,收下老价钱两文钱。
那客人相信饮子铺的口感,自是对新品十分期待,接过碗便迫不及待往口中灌。
“嫩!好喝!”两三口囫囵下肚,那客人砸吧着嘴大声夸赞,“都快来买啊,这豆腐花口感有不同以往咧!”
“祝娘子再给我来一碗!”
“排队咧,你买过一碗咯!”
“说得我更期待了。”
“到我了,嗯——果然滑嫩爽口,甜滋滋的。”
“与前两种饮子是不一样的好喝咧。”
“豆腐竟还能做成这般美味的饮子......”
“......”
新品糖水豆腐花一经推出便大获成功,祝余早上从梁三娘那儿收了两笼,拿了其中两笼至此,不一会儿就卖光了。
排在前头的客人几乎是人手两碗,不是豆腐花加酸梅汤,就是豆腐花加绿豆沙,更有重度喜爱的客人连喝三碗,更别说还有自己拿着碗盅前来打包的客人了。
若不是祝余规定每位客人每种饮子只能打包一份,怕是会卖得更快。
出摊没到两刻钟,祝余的小摊被客人们一扫而空,再次刷新‘短时间内卖光饮子’的记录,迟来或排在后头的客人只能扼腕。
“来迟了没吃上。”
“听闻今日上了新饮子——豆腐花,可惜了!”
“听闻豆腐花甜爽嫩滑,很好喝咧。”
“祝娘子何时能多卖些啊。”
“饮子需提前熬制,小摊车空间有限,少卖些也是为保证口感嘛。”
面对客人的热情和微妙的幽怨,祝余不着急收拾,笑呵呵一一解答。
“豆腐花日后都会卖的,明日还能尝到。”
“那便开个店嘛,就能不限量供应咯。”有位客人道出了祝余的打算。
祝余:“各位如此帮忙照顾生意,我日后啊定能攒够钱开个铺子。”
“哟,看来祝娘子真有开铺子的打算呐,我可坐等上门咯!”有位客人真心实意地提前恭贺。
“借您吉言,到时候可要继续照顾小摊的生意啊。”
“客人慢走,明日若无风衣定按时来。”
笑眯眯送走客人,祝余拿下幡子表示售罄,这才有时间收拾。
“小祝啊,终于同你说上话了,生意真好啊。”隔壁蒋大娘收割祝余分散的客流量红利,卖了一会儿饮子后笑咪咪凑了过来。
“大娘的生意也不赖啊,赏脸尝尝?”
祝余笑笑,递出早已盛出来另放的一碗豆腐花,以及一盅打包好的豆腐花。
蒋大娘:“我便不同你假客气了。”
为维持和周围摊子的关系,以及对蒋大娘的真心喜爱,祝余每日都给蒋大娘留一碗饮子,有新品上时便更不必说了。
蒋大娘刚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自从祝余在她这儿存放留给官差的饮子后,便不再觉得手指有愧。
“如今你收摊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