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救命!她被哨兵们疯狂觊觎》

第 72 章 (8k营养液加更)

《救命!她被哨兵们疯狂觊觎》全本免费阅读

第72章第72章(8k营养液加更)

【跟队长偷偷亲,哥哥不会发现吧】

曲夏州数科潜心研究,一定会在四月初五之前,把纪楚要的东西做出来,成功之后的批量生产并不算难。

一群数科大佬聚在一起,更多天才想法油然而生。

纪楚根本不担心他们。

他从三月初五,带着李师爷等人出发,终于在初八赶到沾桥县。

一年来没来这里,本地发生不少改变。

麦田,油菜田接连成片,中间不少道路也修缮得整齐。

上面工司下令各地修缮沟渠水利,同样在照做。

这般景象,便是最好的田园风光。

而且这里的房屋也在仿照安丘县,明显好了不少。

再回来一次,还真让人感慨。

纪楚身边还跟着户司的书吏差役,惊讶道:“沾桥县竟然这般好。

看着整齐的田园风光,丝毫不亚于州城城郊啊。

怪不得百姓们对纪大人交口称赞,果然不一般。

众人没有再多说,直接进了沾桥县。

而沾桥县县城,则更加热闹。

本地商业街不多,加起来一个集市而已,县里三间酒楼,如今住满了人。

这场面纪楚并不陌生。

当初安丘县也经历过这种场景,不过那时候来的是油菜贩子,这次来的,却是纯粹的商人掌柜。

这些在永锦府摸爬滚打的掌柜们,哪一个都不好相与,被他们稍微抓住漏洞,必然要吃干抹净。

相比那些贩子,这些掌柜更有经营智慧。

他们聚在这里的目的也不是买东西,而是卖东西。

十万套棉衣棉裤需要多少布料,多少针线,他们算得清清楚楚,自家能吃下多少,也算得清清楚楚。

纪楚并未多看他们,直接往县衙门走。

但来的掌柜们见识不凡,只看这些人走路,便觉得与众不同。

“这是?

“是户司工司的纪大人。

纪大人,纪楚。

是他。

马家掌柜盯着对方背影,他还跟纪楚说过话,自然记得。

旁边还有永锦府另一家纺织大户丁家掌柜,丁掌柜开口道:“看来这次的关键,就是他了。

丁家自然也想做白叠子的买卖。

但马家先一步要到知府的信函,直接去了曲夏州,然后就被打脸了。

丁家甚至还在庆幸,自家没去凑那个热闹。

不说这些了,白叠子且先放放,把布料针线单子拿到手才是真的。

这转转手就是大笔银子啊。

纪楚刚来,就在商贾圈子里传了个遍,自然也传到衙

门众人耳朵里。

纪大人来了!

从典吏升为县丞的马泰马县丞最为高兴。

还有如今是主簿的傅康傅主簿同样站起身。

这沾桥县多少人都是纪大人的学生故吏啊!

如今沾桥县县令颜骥也起身道:“终于来了快快快我都要愁**。”

他们衙门氛围一向轻松颜县令说起话也没什么遮拦。

旁边的董千户纪振李纹也有点高兴。

反正现在事情已经说了沾桥县这边接到这么大的订单先是高兴随后又怕自己做不下来。

当然了他们谁也没想把这么好的买卖拱手相让。

只要这十万订单做下来对沾桥县来说就能做长久的棉被服生意。

到时候的沾桥县只怕后发先至蒸蒸日上。

极为喜欢棉花的颜县令哪能不去做。

他在京城就觉得棉花极好还跟人辩论过。

但辩论哪有实际做成更让人信服?

颜县令无比感激纪大人真的给他这个机会啊。

所以知道这件事后便立刻向各地收购棉花弹好的是一个价没弹好的又是一个价。

不出意外的话曲夏州各地多数都会送来弹好的棉花。

实在没时间的那也没事沾桥县好几台大型弹花机呢。

总之第一时间颜县令便带着众人操办此事。

随后一拨拨商贾过来让颜县令意识到事情没那样简单。

是啊这是做棉衣棉裤。

不仅要棉花还要布料针线。

还要熟练的缝纫工。

需要花钱的地方好说这棉衣棉裤也不是不挣钱那董千户他们还把定金给了剩下的银钱已经写信回广宁卫很快就能拨过来。

重点是熟练的纺织工这要哪里找啊。

而且给士兵们缝制必然要结实耐用

好在李纹跟纪振提前过来就是说明这事的:“纪大人忙完州城的事便会过来了他让您放心只要做好前期的事到缝纫的时候自然有好办法。”

自然有好办法?

这是什么意思啊。

换其他人讲这些不着边际的话颜县令肯定生气。

可说这话的人是纪大人便让他开始期待了。

现在纪大人一来颜县令便立刻去迎接。

说起来两人不过一年多未见纪大人已经成为正六品官员这个升职速度是真快啊。

纪楚带着公事过来众人也是稍稍寒暄便开始了解十万棉衣的进程。

颜县令介绍道:“今日三月初七派出的人已经在各地收购棉花跟去年冬天的价格一样分为弹好的跟没弹好的陆陆续

续会运到沾桥县。”

“沾桥县腾出几个库房,专门用来安置棉花,而且地方都比较干燥,不会出问题。”

也就是说,棉花,以及棉花的前期处理,都不用担心。

第二步,便是购买其他材料。

布料针线。

预计在四月十五之前采购完毕,同样分批次运过来。

第三步,开始进行缝制。

“现在有两个方法,一个是马上开始招工,幸好四月到七月中旬,这期间田间的活不算多,应该能招到不少女工缝纫衣裳。”

“二是把这个活分出去,周边几个县,乃至永锦府都能帮忙。”

颜县令细细盘算过,其他东西还好,三个月时间做完十万套棉衣棉裤,实在太吃力了。

平均到每天,至少要做一千一百一十二套棉衣棉裤。

要做到这个数量,则需要六千七百多人左右同时开工。

六七千人的行当,放哪都不小了。

整个沾桥县,哪里找来那么多熟练女工。

而且这还是最理想的状态了。

所以才会有颜县令说的方法。

把活分出去,让更多人一起做。

这也是个方法,但期间的时间成本,以及中间产生的误差,就更要计算。

总之一句话,沾桥县吃不下这么多买卖,实在太勉强了。

如果提前分出去呢?

现在就分给永锦府?

颜县令考虑得已经非常全面。

可马县丞却突然道:“咱们知道自己紧急,那边肯定也知道咱们紧急,万一抬价呢。”

一旁的董千户欲言又止。

能拿出这么多银钱,已经是广宁卫的极限了。

若再要拨钱,他们还要写信请求,一时半刻只怕不成。

纪楚却看向马县丞,他跟对方认识也有四五年时间,有些奇怪他为何这样讲。

马县丞见被看出来了,也不再隐瞒。

“永锦府的织造马家,最近登门到我家攀亲。”

说是都姓马,以前多半还有亲缘关系,竟然真的七拐八拐扯到祖宗十八辈。

总之借着这个机会,想多卖点布料针线。

“不止如此,还提到咱们人手够不够。”

马县丞跟着纪大人做事的时候,听他提过这些细节,尤其是安丘县油菜买卖,给他提醒。

故而听到这句话,下意识有了戒备。

现在听大家提起人手不够,可能要分摊出去时,自然而然想到这一点。

“马家没安好心。”李师爷直言,“这次让他们丢了人,肯定会要找补回来。”

州城发生的事不用再赘述,总之那马家确实有问题。

估计他们也没想到,县里的县丞也会如此敏锐。

纪楚微微点头:“分给他们肯定会有问题”

毕竟是做给广宁卫的质量肯定不能出事。

如果没有马家之前的事纪楚大概率也会选择让分给永锦府去做只要能保质保量交货谁做都一样。

可这家明显包藏祸心不得不防。

众人叹气只能召集沾桥县周边百姓让他们过来帮忙了当然这成本肯定会上来。

颜县令道:“既然是作为将士们的那就不说什么利润就当给大家做工。”

该给工人的给工人该给原料的原料。

顶多是他们县衙门白干罢了。

而且颜县令看得长远只要能做成以后有的是订单。

颜骥想到家里送来的书信就想叹口气。

广宁卫那边实在太难了。

在场众人里其中一小半发现不对劲。

董千户神色微动纪楚跟李师爷对视一眼。

那个猜测越来越接近了。

从京城来的新学政以及颜骥的亲戚基本都在京城。

他们的态度太过统一。

没有薛明成的信件纪楚的猜测已经证明了七八分。

众人沉默时纪楚直接道:“放心缝纫的事不用担心到时候有一千五到两千熟练女工即可。”

说着纪楚还道:“可以先进行剪裁到时候统一缝纫。”

沾桥县人口四万多找到这么多人那还是可以的。

纪楚也不卖关子看了看眼前都是自己人直接道:“我已经拜托数科研究好用的缝纫机四月上旬应该就能做好到时候大大提高缝纫效率。”

“咱们要做的就是准备好一切材料找到聪明的女子到时候学习新的缝纫方法。”

“临时学?这可行吗岂不是更耽误时间。”有人下意识问道。

纪楚却笑:“磨刀不误砍柴工放心吧新物件绝对好用。”

人手一针一线地缝纫。

机器脚踩几下立刻成了

众人听到这已经不再有疑问。

纪大人敢这么说那就一定能成。

一群人也没有废话认真梳理流程好让事情更好推进。

衙门这边有纪楚跟颜县令在很快就把事情定下来。

就连颜县令最担心的事情如今也有解决方案。

那接下来便是跟这些商贾们打交道了。

想到这傅主簿就觉得头疼。

他已经接触过几家掌柜从未觉得这般难缠过还递过来无数布料让他挑选挑得眼睛都花了。

要说沾桥县也要做买卖的但完全不一样啊。

永锦府怪不得是大地方那里的人都格外精明。

关于这点纪楚

也道:“不要一一对接,让他们自己报价,还要说出自己产品的优势,以及运输时间。”

换句话讲,就是搞招标啊。

衙门先把自己的要求放出去,让那些掌柜们自己写方案投标。

把自己想做多少份额,价格多少,货源多少,什么时候能运过来,甚至有什么赠品,有什么优势,统统说明。

衙门不需要跟他们接触太多,只要看他们的方案即可。

当然,提前要说明白,自己提交的方案,就说明要照做,如果临时反悔,那一切解释权都在衙门这里。

听起来有些霸道。

但谁让他们是买家,还是大买家啊。

这也是愿者上钩的买卖,他们这里也不强迫。

消息放出去,就让沾桥县的外地掌柜们狠狠皱眉。

这种方法他们听说过,但陇西一带还是少见的。

而且这种方法对卖家实在不利。

万一自己报价太高,对手报价比自己低怎么办,那岂不是直接落选。

再仔细听听,投递方案只是第一步,到时候会筛选出二十家相对不错的。

然后再有这二十家互相比较,最后选出十到十五家,作为最终的供应商。

等于说,沾桥县衙门会一轮轮筛选,选出最优的。

而且进入第二轮之后,不允许无故退出,否则也要赔保证金。

方方面面杜绝他们作假的可能。

还要跟周围掌柜互相提防。

毕竟方案的好坏,还会决定份额的多少。

沾桥县衙门,这也太狡猾了!

这不就是让他们内部先撕一轮,还能把浑水摸鱼的淘汰了?

想要订单?

那就老老实实给个合适的价格,合适的条件,甚至还要把所有样品都交上去,让衙门一一审查。

马家也好,丁家也好,太知道同行们的性格了。

只要能卖出货,他们少赚点也愿意,先交货后付钱甚至都做得出来。

谁让这次合作方是衙门,沾桥县衙门也不会拖欠太久。

“那位纪左都事的主意,肯定是他。”

“不是他还能有谁,原本还能跟衙门官员接触,他一来,直接搞什么招标。”

“简直是盲人摸象,万一咱们条件比其他条件高怎么办?如果一味地压低,岂不是少了很多利润。”

各家掌柜老老实实在酒楼客栈里写方案。

别问,问就是头一次做这种事。

而且自家底牌,绝对不能让其他人知道。

倘若知道,肯定直接出局。

“咱们家货源不如马家丁家,只能以价格取胜。”

“选这个料子递上去,结实耐用,很适合行伍。”

“丝线也选结实的,颜色

低调一些。

“掌柜您看这个布如何,价格不贵,还很结实,就是手感很一般,有点硬。

“这个好,确实很结实很实用,其实多洗几次就没那么硬了。

“沾桥衙门会不会不满意?

“做个备选吧。

一时间,根本不用沾桥衙门自己选布料,各家主动挑选最适合军营使用的布料针线,就怕选不上。

即使如此,纪楚还是让颜县令去各地打听布料的品类。

自己这边知道得更多,也不容易被糊弄。

截止到三月十七,五十多家大大小小的布料铺子,都送来自家方案,以及样品等物。

先把那些一看就糊弄的淘汰了。

再把布料不合适的淘汰的。

然后再看其中细节,以及布料针线的价格对比。

一连串动作下来,董千户已经完全不用动脑子了。

怪不得三少爷让他们直接找纪大人,事情交给他,真的**心了啊。

而纪楚也拿到了薛明成寄过来的信。

里面证实他们一直以来的猜测。

去年冬天极为寒冷,广宁卫遭袭,若不是邓将军带兵奋力抵抗,城内肯定被劫掠一空。

他们广宁卫损伤三四千士兵,紧急向其他地方求援,也向朝廷禀告此事。

但那会正逢年节,说是皇上身体不好,一直在祭天地,没看到战报。

太子为了不让父皇再受打击,便私下处理,而且瞒着这事,等开春之后皇上身体好一些,才如实告知。

这也是朝野上下不知情的原因。

到现在,才逐渐有消息传出来,让众人知晓。

新学政人在钦天监,太子还找他们占卜过,他也是为数不多的知情人士。

那边说是部落之间争斗,而且天气愈发寒冷,渔猎收成都不好,故而南下劫掠。

有一就有二。

只怕今年还会有战事。

广宁卫那边也是吃了冬日严寒的亏,让董千户走这一趟,正是想补足这块短板。

薛明成更是道:“买棉衣的钱,应当就是太子拨下的,尽快去就好。

纪楚叹口气。

猜测是一回事,被证实了又是一回事。

想来很快也不再是秘密,就怕闹得人心惶惶。

倘若这十万棉衣能如期送到,也能安一部分人的心吧。

信件收起来,纪楚再想其他,专心筹备棉衣才是正事。

沾桥县衙门从未做过这样复杂的差事,审核各家方案的时候,也是七嘴八舌的。

“这家好,这家可以晚点给尾款。

“错了,晚点给尾款,那就说明要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