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救命!她被哨兵们疯狂觊觎》

第 46 章 双生子/我们可以当你的狗吗(微修...

《救命!她被哨兵们疯狂觊觎》全本免费阅读

第46章第46章

【双生子/我们可以当你的狗吗(微修结尾)】

蔡先生等人行色匆匆,他本人也没什么架子,带着徒弟跟半成品弹花机便上路了。

即使在路上,他还在想怎么改进。

他手上那点试验用的棉花,早就变得稀碎,不能再用了。

把机器搬到棉花产区,更方便做事。

蔡一繁目的明确,都没在曲夏州州城停留,直接一路去往沾桥县。

因为他听说,那边的白婆婆对棉花很了解,估计那边产量更高。

所以纪楚在安丘县听说蔡先生带着两个徒弟到了的时候,人都傻了。

谁?!

班凯班贤还能理解,蔡一繁蔡先生?

没记错他今年也五十七了吧。

一路舟车劳顿,也够辛苦的。

纪楚不敢迟疑,立刻赶去沾桥。

好在两个地方都跑熟了,而且道路修得好,不管去哪都很方便。

所以九月十九,纪楚从安丘去往沾桥。

跟着他的纪振也骑上马,速度快了不少。

纪楚赶到沾桥衙门时,就听一个语气执拗的老头道:“去年的棉花呢?就不信没有。

“现在就给我找,马上。

马典吏在旁边劝道:“蔡先生,您今天早上才到,这会儿才下午,要不然先歇歇,吃个午饭。

成捕头跟傅书吏同样劝说:“现在棉花真的还没下来,您再等等吧。

“去年只有安丘县种了,我们这实在没有囤货。

“备马车,去安丘县。倔脾气老头直接道。

好在傅书吏看到门口的人,惊喜道:“纪大人!您来了!

纪楚点头,笑着对蔡先生行礼:“您就是蔡一繁蔡先生吧,我是安丘沾桥的县令,久闻大名了。

说着,还向班凯班贤打招呼,大家显然已经很熟悉了。

蔡一繁个头不高,人有些瘦弱,满脸皱纹,他打量纪楚片刻,惊讶道:“竟然真的这样年轻。

今年二十七岁的纪楚,在官场上看,确实极为年轻。

纪楚刚要再说,对方竟然道:“咱们也算神交已久,不要客套了,快带我去安丘县,找些棉花来试试。

纪楚好笑道:“安丘县也没有棉花库存了啊。

去年种的本来就不多。

所产的棉花都有数。

州城周大人那一身棉衣,常备军那边送去五套棉衣棉被。

安丘沾桥两地差役们备下各十套,让他们出去巡逻,以及夜间当值用。

物件到底是物件,再珍贵放到库房里也没用。

最后剩下的十斤,则全部打包给蔡

先生,让他做弹花机用。

“没了?”蔡一繁闷气道,“你们今年的棉花还有二十多天才能收,你说怎么办。”

纪楚还真有法子,他对成捕头道:“去年的棉衣棉被还在吧。”

“在,收得好好的,真准备让扫洗婆子们拿出来晒晒,天气一冷,马上就能用得到。”成捕头立刻道。

不管沾桥还是安丘。

巡查的差役们,自己都念着这事。

毕竟大冬天的,有棉衣没棉衣,是两种体验。

特别是夜晚在衙门当值,盖着棉花被,能直接睡到天亮,别提多舒服了。

纪楚道:“拿出来拆洗吧,面料洗干净晒透了,棉花拿给蔡先生做实验。”

“旧棉花弹了之后,会更加蓬松,更暖和。”

真的啊?!

差役们眼中带了惊喜。

那可太好了。

傅书吏甚至道:“那一条被子,岂不是可以用很多年,这样对百姓们来说,是最好的。”

纪楚点头。

当然可以了。

不然他怎么会那样喜爱棉花。

听他们安排,倔脾气老头终于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班凯班贤给纪大人使眼色。

纪楚笑眯眯上前道:“蔡先生,咱们不急那一时半刻,想来您这么远过来,必然不是只待一日半日的。”

“咱们先吃饭,吃饱了再说,这棉花也不会跑的。”

说着,纪楚又道:“今年沾桥新下的麦子,做成的面食十分好吃,您有什么忌口的吗,衙门都给安排。我也没吃饭呢,咱们一起?”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再说还是纪楚对他脾气的年轻人。

蔡老头只好道:“那先吃饭。”

这话一说,众人终于松口气。

不过等着饭菜上来的时候,蔡一繁把咸安府官员的信件给他了。

纪楚一愣。

他跟咸安府官员没有什么往来啊。

听说咸安府那边也在种油菜,难道是他这里影响了那边。

信件还未拆开,只见上面是咸安府户司官员的名讳,再看里面的内容,让纪楚颇有些哭笑不得。

信件内容十分客气,先说久仰大名,还说了纪楚这三年来功绩颇佳,官场上同僚有目共睹。

也交流了油菜的事,还说咸安府今年多开了几家磨油作坊,在做加工买卖,基本是依靠曲夏州种的油菜,这改善了不少百姓生活。

最后则道,问纪楚有没有兴趣跟蔡先生一起到咸安府,还说对他种植的棉花同样感兴趣,可以让人推广种植。

甚至隐晦讲,他们咸安府地方更大,治下百姓更多,到他们那才是最好的。

这是什么意思?

分明是给纪楚许诺的意思

啊。

纪楚从信里品出许多意思。

曲夏州种出来的油菜质量好,咸安府那边有蔡先生坐镇,所以购买的磨油器具多,直接做了加工生意。

两个地方一结合,这磨油生意算是成了。

都说牵一发动全身。

从安丘县起的油菜行业,真的影响了至少两个地方的人。

油这东西,可以说是各家各户必不可少的东西。

而且古代食用油跟点灯的油通用,可想而知市场有多大。

不出意外的话,两个地方会长久达成合作。

这确实是好事。

正是因此,咸安府户司想把他要过去。

目的不言而喻。

按照平临国官场习惯,州府虽然是一起喊,但州要比府小一级。

比如知府的官职会比知州高一级是一样的。

这也是咸安府户司官员说,他去那边发展会更好。

从州官员到府官员,以后升迁更有利。

不得不说,这对大部分官员来讲,确实是个极大的诱惑。

信件看完,饭菜也端上来了,纪楚并未对此多说,只是笑笑收起书信。

大家都不是拘谨的人,这顿迎客的席面吃得宾主尽欢。

蔡先生倒是知道,自家两个徒弟为什么那么喜欢纪县令这里。

有这样的官员,手下的人也会对匠人们诸多尊重。

大家不讲什么虚的,吃饭就老老实实吃饭,不需要客套。

吃过饭后,纪楚发现蔡先生的脾气好像好了些?

但他还是带着大家吃了茶,然后就去刚刚腾出来的工作间里。

沾桥县的衙门很大,利用的却还不如安丘县那边。

主要这地方还没有实际的主簿跟县丞。

县丞房子还好,现在马典吏一家住着,主簿房一直没人住。

甚至内宅也空着,只有两间房子用于纪楚跟纪振休息。

纪楚就让马典吏把内宅再收拾出一个院子,专门给蔡先生他们住。

还是那句话,既然这么远来了,肯定不会马上就走。

按照蔡先生的脾气,大概率会把弹花机完善得差不多再说。

至于工作间,就在院子旁边有一间闲置的空房。

这般妥善安置,蔡先生知道,纪县令是真心想做好事的,也是真心觉得他们这些匠人重要。

没留神间,蔡老头的倔脾气少了五六分,甚至对身边人道:“不急一时的,你们先去自己房间放行李,放好再过来就行。”

话是这么说,但班凯班贤还是把半成品的弹花机搬到空房里,其中不让其他人动手,之后才回去放行李。

纪楚围绕着弹花机转一圈,惊讶道:“蔡先生,这不是做得差不多了吗?”

蔡一繁却道:“还差一些,按照你说的,应该能省力,弹的范围更广才是。”

“还有这一处,弹了百下,此处必断。”

如果换更好的材料,那价格就上去了,但要是不换,非常耽误事。

而且这根竹竿需要特定的形状,做起来有些麻烦。

纪楚听着,见马典吏他们把去年的旧棉花被服拿过来了,便找了把剪刀,跟着大家一起拆线。

所用的棉线只用剪一下,那样不会浪费,这线还能用。

众人干完活,便有了近三十斤的棉花。

因为穿了一个冬天,再加上天气暖和之后收在库房里,自然而然有些霉味,棉絮坨在一起,经常使用的袖口位置,那棉花已经成死棉花,硬邦邦的。

这些用久了的棉花,跟蔡一繁那边的棉花,形成鲜明对比。

给蔡先生那十斤棉,早就蓬松得不能再蓬松了,之前实验时,只能打湿了晒干,然后再弹。

但次数多了之后,难免变得稀碎。

不过这样的棉花填充到被服里,确实又软又暖和。

而且纪楚他们去年弹的棉花,工具到底不算好,所以弹出来的棉花很快就压扁了。

蔡先生做的弹花机却不同,弹出来的棉花显然更好。

纪楚看着就喜欢。

等班凯班贤来了之后,大家立刻动工。

有了这些棉花,才能更好找到优缺点,这就不是纪楚能做的了。

他只有吩咐厨房备好茶水点心,不要累着大家。

等他去正堂处理公务,蔡先生才看了他的背影道:“竟然是表里如一的。”

跟着蔡老头做事的手下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以前也有这种情况发生。

某地官员千求万求,让他们过去帮忙。

等去了之后,明显是看不起的,却又想让他们做事,所以摆足了官老爷的架子。

大有一种,我们那么求你,是看得上你,是给你脸了。

让你帮忙,还要给你脸色看。

众人敢怒不敢言。

还是师父发了好大的脾气,才让对方转换态度,安排好住宿饭食。

从那之后,他们能不出去就不出去,更不奢望这些人会真正尊重他们。

纪楚却不同。

他从一开始的信件里,便没有什么格外敬重的语气,只是好声好气地探讨如何做农具,如何做水车。

但字里行间,不仅对他们有尊敬,还有敬佩。

真见面之后,也跟信里的态度一样,绝对不玩虚的。

他们突然到访,甚至把官署给他们住。

这份厚待,可不是嘴上说说。

班凯班贤小声道:“师父,我们没说错吧。”

“没有,行了吧,还不

好好做事。”蔡老头瞪着他们语气却不严肃。

蔡先生一来白家村的白婆婆知道后也被请了过来。

白婆婆更知道棉花的特性之前还会织白叠子知道棉絮的问题所在还提起棉籽的问题。

现在手动剥棉籽难免会有疏漏。

她认为其中零部件经常需要更换也许是这方面的原因。

白婆婆年纪大

两人一个是农户一个是匠人也是相谈甚欢。

不过他们两个都会技术都忙得厉害不是弹花机有事就是棉花地有事。

纪楚看着只觉得自己有些幸运能找到这么多技术专家。

有专家在就是好啊。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技术专家。

但蔡先生知道白婆婆甚至有本自己的书时心里微动。

都是搞技术的他要是有一本也挺好的?

念头一闪而过还是赶紧干正事要紧。

纪楚自然也没走他跟安丘那边打过招呼陪着蔡先生一起做弹花机。

不仅是这事要紧也因为他们两地发展时蔡先生帮了大忙。

那些农具以及磨油器具等等都是依靠他们才大力发展。

这话本是衙门之间内部自己说说谁料想传到蔡先生他们耳朵里一时间大家干活的热情更足了。

都说人满足生存需要后就会寻常自我价值实现。

作为技术顶尖的工匠就连班凯班贤都不缺吃喝他们缺的就是这份尊重。

不知道是不是这份热情让改进弹花机的速度明显变快。

这种关口地里棉花又要收获了纪楚只好两边一起跑。

好在林元志林秀才赶了过来他对棉花同样熟悉可以帮忙打打下手。

要说摘棉花也是个技术活。

熟练的人一天可以摘十五到五十斤棉花。

不熟练的人也就十斤左右。

而且这棉花采摘也有不同。

不是所有棉花都能一起开花一起摘下。

按照白婆婆的经验是:“大概可以采三回就能全都摘完或者直接不管等全都开完再说。”

摘完棉花之后还要砍棉花秆这可是好东西晒干之后用来引火非常实用。

然后还要快速翻耕种上冬小麦。

可以说在这个十月份种了棉花的各地农户都会非常忙碌。

好在现在种得不算多各家都忙得过来。

再想到棉花的保暖可以给全家做棉被服那动力就更足了。

除了采摘之外纪楚还在统计各家的棉花亩产。

去年安丘官田亩产是四十斤。

今年有了白婆婆大概能多产一些?

其实只看田地情况,林元志就道:“肯定比去年好,只看开花的情况,都比去年好了好几倍。

纪楚看到林元志兴致勃勃,还随口问道:“明年乡试,准备得怎么样了?

纪楚问完,自己都觉得不对劲啊。

他这跟看到家里小孩放假在玩,随口问他明年考试不着急吗,有什么区别!

这是不是太扫兴了!

果然,林元志深吸口气道:“大人,我肯定不会耽误考试的!

行吧,他也不是劝他不要忙棉花啊。

纪楚好笑摇头,带着众人继续查看棉花情况。

确实比去年好了很多。

安丘,阳顺的情况也是这般,还有其他六个同样种了棉花的地方,给出的数量都很喜人。

甚至连常备军种下的二十亩棉花地都传来好消息。

他们上次偷懒一会,便毁了一些种子,之后再也不敢,认认真真跟着种。

当然也在问弹花机的事,还准备派黄总旗等人过来学。

一时间,蔡先生这边压力更大了。

各地加起来近三千亩棉花,都在等着弹花机。

纪楚都不好再催,只道:“没事的,去年没有弹花机也做成了,不过费点事。

“而且摘完棉花还要去籽,等到十月下旬才需要。

蔡老头的倔脾气又上来,焦急道:“但那会天气都冷了啊,你们曲夏州天气冷得还早,估计早就下雪了,这要怎么办?

本来棉花就是御寒用的。

不能把棉絮弹好,很影响使用。

错过了冬日,那岂不是白费了这些东西。

蔡老头焦急万分,奋力改进机器,甚至说了很多纪楚根本听不懂的数学公式。

众人写写画画,到晚上都不歇息。

林元志看着场景,惊愕万分,指了指这些匠人,再看看自己。

都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可他们对比起来,自己才是更低的那个。

纪楚同样感慨。

如此有钻研精神的工匠,不该被区别对待。

不过他也工夫想太多,还是配合各地收棉花才是。

十月初五,十个地方,种下的三千亩棉花终于开始收获。

种植最少的是常备军那边,二十亩地,但他们后续管得很好,肥料充足,最低产量一百二十斤,最高产量二百一十一。

接着是另外六个县,他们都是在官田种植,每家一百亩,最低是九十七斤,最高一百九十二。

剩下阳顺种了五百亩,最低一百一十二,最高二百零二。

安丘则是八百亩,最低最高都跟阳顺差不多。

最后的沾桥,共计种植一千一百斤,最低竟然也有一百三十五,最高则是

二百四十六。

产量最高的那户,自然是白婆婆家里。

经过白婆婆亲自照料的棉花,显然种得比任何一家都要好。

亩产最高,二百四十六!!!

纪楚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简直喜笑颜开。

按照白婆婆家十五口人来算,一个人能分到十六斤的棉花!

做成棉被服的话,棉衣为两斤,棉被为四斤。

每个人竟然可以得到近三套的棉被服。

大冬天的,有换洗的三件两斤重棉衣,还有三双四斤重的棉被。

这是什么感觉?!

估计小富之家都没这么多东西。

所以纪楚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