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她被哨兵们疯狂觊觎》
《救命!她被哨兵们疯狂觊觎》全本免费阅读
第45章第45章
【宝贝想怎么玩都行,玩坏也没关系】
安建三十三年,七月十九清晨。
安丘县与沾桥县两地之间,弥漫着血腥味。
具体最近的村子百姓,根本不敢出门,就怕撞到什么凶残的场面。
可又忍不住好奇,外面到底怎么样了。
等到村长跟乡兵们回来,大声道:“放心吧,大部分匪贼已经伏诛!
雷家裘家合伙,意图劫掠安丘县。
想要干票大的,所以纠集近五百人手过来,马匹也派来近百匹。
按照他们的话来说,那就是有马好驮东西。
话里话外,明显把安丘县粮仓里的东西当成他们自己的。
毕竟大家都知道,纪楚把全部重心都放在沾桥县了。
但事情情况如何,他们已经自食恶果。
过来的四百九十匪贼,贼首全部伏诛,兵士又斩下了两百多人。
趁乱逃了近百人。
剩下的全部被绑得严严实实。
现在天一亮,各地乡兵开始搜查逃跑的匪贼。
能捉的一定抓住。
实在不行,也要赶得远远的。
经此一战,盘踞在曲夏州县城的匪贼,死伤过半,再也形不成气候。
核心中的纪楚,以及曹百户赵百户,以及兵士们还好。
可两地乡兵跟百姓,却是一头雾水。
等弄明白经过,才知道最近一段时日多么凶险。
特别是安丘县百姓,瞬间明白他们差点经历什么。
“抢各家的粮仓。
“还要放火烧我们的油菜地。
“棉花地也要烧。
“油库同样不放过,怎么可以这样!
一想到会发生什么,不少人双腿颤抖。
倘若真让对方得逞,那他们三年的努力,可就白费了。
距离最近的通拜村村人,直接哭出来。
好不容易建起来的房子,真的太危险了。
幸好,幸好纪大人在。
在村长的带头下,各家支起锅做饭,给忙碌一晚上的乡兵们做饭。
五个县的乡兵都在外面,也都该饿了。
安丘县李师爷,谢主簿还带着粮过来,唯恐大家破费。
谁料大家都不在意这些。
跟差点造成的损失比,这点什么也不算啊。
家都差点没了,还差这点粮。
李师爷跟谢主簿还是让村长把粮食分了,又让人杀猪宰羊,然后赶紧去见纪大人。
在看到纪大人毫发无损时,这才长长松口气。
看着两人眼下乌青,大概知道最近一段时间,大家都没睡好。
纪楚安慰道:
“没事,昨天他们都没让我上前。”
虽说都在这,可身边一个范县丞,一个纪振,甚至连曹百户都不让他往前走。
更别说弓春荣他们,就怕他往前走。
范县丞甚至提起自己刚来安丘县那会。
“您赶路过来,都能病得半死,当时好多人都觉得您撑不过去啊,这种事还是不要上前了。”
纪楚沉默片刻,只好老实后退。
说起来,竟然快三年时间了。
他来这里竟然这样久了。
安丘县的人在做饭,沾桥县那边也是。
众人齐心协力,总算把乡兵们喂饱了。
特别是最中间的三百人。
大家还左右看看,问道:“你们是哪个县的啊,怎么好像没见过。”
甚至还有乡里乡亲指着说:“你不是当兵去了吗?”
还是纪楚及时扯开话题,没让大家细究。
不过分发饭食时,士兵们的饭才最多,肉也最多。
昨晚多亏他们了。
赶来的大夫们也在忙碌,帮着众人处理伤口。
接下来多是善后。
曹百户他们稍微歇息半日,就要启程离开,众人还要分散着走,回军营时也是这般。
纪楚看向安丘谢主簿,还有沾桥傅书吏。
以及阳顺县也有官吏过来。
拜托大家忙了那样久,肯定不能白白做事。
纪楚早就备好钱粮,一一送上。
还有给千户那一份,拜托曹百户,赵百户以及黄总旗送去。
事情做得滴水不漏,即便是百户他们,也觉得纪楚这人实在厉害。
对形势不仅有判断,还有自己的想法。
不仅如此,连后续都安排得如此妥当,连后勤都考虑到了。
准备的钱粮物资,明显早就准备好。
否则大家不可能第一时间吃上饭,在他们马上离开时,还收到此次的奖赏。
这次匪贼近五百,乡兵好几千,不亚于一场小型战斗。
从指挥打仗再到后勤补给,非常不容易。
殊不知纪楚根本没觉得这是什么大事。
毕竟在他那个年代,上过学的人都知道,打仗打的就是补给。
打是一回事。
后勤是另一回事,甚至更为重要。
曹百户等人朝纪楚拱手,不管怎么样,他们都要离开了。
但他感觉,以纪楚的才能,他们不会只接触这一次。
黄总旗更是朝他点头。
纪县令厉害啊!
怪不得上面让你做剿匪指挥。
等他们低调离开,很多人不知道这次剿匪里还有真正的将士在。
他们可发挥了大作用。
在纪楚看来,他们几乎是义务帮忙。
几个地方给的
银钱根本不算重要,低调过来低调离开,实在帮了他们大忙。
纪楚再看向田间的棉花。
今年的棉花,一定要送过去一些,才能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送走兵士们,那被绑着的一两百匪贼早就奄奄一息。
但凡路过的乡兵百姓,都要给他们两脚才能解气。
尤其是阳顺县乡兵,沾桥县也不例外。
只要被匪贼劫掠过的,心里对他们都充满恨意。
现在老实了吧,全都被抓住了。
纪楚这边事情还有很多。
调来其他几个地方的乡兵,此刻要送大家回去。
其实最后来的两个县乡兵,多是做个保障。
能人多**少,就绝对不冒险。
这些乡兵们吃过饭后,却好奇地看向安丘县通拜村。
因为距离最近,所以通拜村漂亮的房子被他们看得清清楚楚。
都说安丘县如今日子好起来,果然是真的。
如果他们那也有纪县令这样的官员就好了。
这种想法并不是个例。
走之前,他们不少人还带走一些油菜籽,想等到明年自家也种一些。
当然了,他们更想让纪楚做自家县里的父母官。
随着他们回家,安丘县的捷报也送到附近县令手中。
同时范县丞已经往州城赶了。
捷报!
大部分匪贼已经剿灭!
当场死亡二百多,贼首全部伏诛。
还有一百九十活口,全都在安丘县绑着。
请求知州示下。
州城衙门听到这话,差点都没坐住。
当真!?
再听听详细情况,大家这才知道,七月十八到七月十九日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更知道纪楚连夜调集乡兵,这才让安丘县免于灾祸。
那可是安丘县,如今除了州城之外,交税最多的地方。
兵司主事直接叫好,再听到纪楚的安排,以及对乡兵们的安排,再次暗暗点头。
实在是不错啊。
有勇有谋,绝对不做什么以少胜多的险招。
这般稳妥形势果真不错。
许知州听到当场**二百多匪贼,还有些吃惊,又问了几句。
范县丞头一次面见知州大人,难免有些紧张。
听大人问道:“乡兵们勇猛,也动手杀贼了吗。”
范县丞迟疑,按照纪大人吩咐回话:“回知州大人,里面有不少退下来的老兵,他们有战场经验。”
听到这,许知州不再多问,只赞赏了几句,开怀道:“这可是大功一件,你们纪县令做得实在好。”
就算是许知州也没想到,纪楚竟然真的把剿匪指挥做成了。
而且剿灭大部分匪贼,实在解
决了边关的心腹大患。
可他就是太大胆了。
还是用了军中之人。
用军中之人跟调用更多乡兵是一个道理。
能以多打少就绝对不逞强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伤亡。
唯一的问题就是耗用钱粮物资较多。
但纪楚那边又不怕反正安丘县的粮仓是满的。
这样的打法是最爱惜民力爱惜兵力的。
那些乡兵们或许都不知道纪楚私自用了军中人可能会带来什么危险。
算了还是不提了。
纪楚做事干脆利落想来已经扫清尾巴。
消息传遍整个曲夏州各地备受匪贼困扰的百姓商户个个喜笑颜开。
特别是偏僻道路上的商户们再也不担心有成群结伙的匪贼们抢他们的货物来往行人也更加安全。
谁能想到困扰大家多年的问题竟然被纪楚解决了。
想想也是纪楚想来例外能做到这种地步也在意料之中。
雪花般的赞赏送到安丘县全都是恭贺纪大人剿匪有功这个剿匪指挥做得好。
而阳顺县去世的五位乡兵家属长长舒口气。
他们家的人终于可以入土为安了。
眼看匪贼们被押往州城
参与这次剿匪的乡兵还同其他人讲呢。
“其实我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反正说一直待命。”
“没错我们过去的时候已经有人冲在前面打起来了没过一会又有一千多人过来。”
“最后差不多五打一谁也不是对手啊。”
“其实刚开始还有点害怕但看到咱们人多势众就不怕了。”
“对纪大人特意多调人过去的。”
“以后就好了不用再怕匪贼了。”
“还给阳顺县的人报仇实在解气。”
随着匪贼被押送州城又一波赏赐送到纪楚手中奖励他剿匪有功。
实际上安丘县这边经过短暂的慌乱过后大家日子已经恢复平常。
马上都要八月了很快就要收油菜籽。
而且在纪大人命令下但凡储藏油菜籽以及成品油的仓库都要做好防火。
无论村子还是城里街角都要放置水缸必须时时填满水源。
以及如何灭火等等都要再次普及。
匪贼们的计策差点就能成要从这里查漏补缺才是。
不仅安丘县沾桥也是这般。
如果说安丘县差点被抢让大家心有余悸。
沾桥这边则有些失望?
他们辛辛苦苦戒备那样久没想到匪贼们的目标根本不是沾桥。
听了原因之后大家
更沮丧了。
以前只听说安丘县太穷,匪贼们不想过去。
现在好了,变成沾桥太穷,所以不来了。
虽然说起来有点奇怪,但怎么都觉得不舒服啊。
好在接下来的农活让大家不再多想,铆足劲要好好种地,以后要超过安丘县才是。
他们沾桥好歹是上县啊。
这个事不知为何,让安丘百姓知道,竟然也起了竞争的心。
那匪贼的选择,意外让两个县的人卷起来了。
纪楚无奈之余,心里反而放松不少。
他在安丘衙门内宅多待了几日,让娘子确定他没受伤,这才让大家放心。
不管怎么说,匪贼的事终于画上句号。
同时也让纪楚见识到打仗有多花钱!
不过是剿匪,就花费钱粮无数啊。
先不说给三百兵士们的谢礼。
只讲那段时间吃喝拉撒,便用了几万斤粮食。
先是三百人二十天左右的一日三餐。
再加上调来近两千人三日吃喝。
单粮食吃了四五万斤,更别说庆功宰杀的牛羊。
纪楚跟李师爷,谢主簿,以及沾桥傅书吏,还有阳顺刘县令算账时,齐齐叹口气。
真贵啊。
这只是人吃的,军中带来五十马匹,以及缴获活下来的八十五匹马饲养,又是一大笔钱。
怪不得都说三家农户能养一个兵,十家农户可以养一匹马。
州城那边一口一个剿匪有功,送来的奖赏也只是给他一个人的,根本补不了这些费用啊。
帮忙的县令们,也只是口头奖励居多。
纪楚甚至怀疑,许知州让他做剿匪指挥,难道是因为,只有安丘县能供得起这场剿匪的费用?
李师爷道:“还好速战速决,若拖下去,真要耗咱们家底了。
谢主簿跟傅书吏同样点头。
这么一想,平日屯粮是应当的。
不仅如此,还要修缮工事才对。
特别是他们那城墙,需要好好修补,那样真有战事,也能减轻很多压力。
这个念头虽说一闪而过,却让纪楚想屯粮修筑工事的心起来了。
聊到最后,众人看向账上剩下的七十六匹马。
皆是匪贼们留下的,虽说马匹良莠不齐,但那也是马啊。
算上这些,或许就没那样亏了。
州城那边没提缴获的物资如何处置,大概是让纪楚说了算。
也是,辛辛苦苦忙了这一场,若不给点好处,别人看着就不对劲吧。
纪楚并未全都分给安丘县,而是按照几个地方出力不同,送到各个衙门里。
原本用来**越货的马匹,到了县里,多用来送信拉粮食,也算回归正途。
安
丘县出的粮食最多,分的自然也最多。
如今的安丘县甚至已经有专门饲养牲畜的递运所。
原本只是养些牛,驴,租给百姓使用。
之后购置马匹供差役办差所需。
现在一口气多了三十多匹马,递运所面积直接扩大一倍。
谁看了现在的安丘县,不说要说一句钱粮充足,兵强马壮。
还不到三年时间,安丘俨然成了曲夏州下属十七个县里,最让人艳羡的地方。
说句让大家都点头的。
就算此刻再出现一股匪贼,目标也绝对不会再是安丘县。
谁敢碰这里,那就是一个死。
听说曲夏州这次剿匪大胜,连隔壁咸安府盗匪情况都好了不少,这对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来说,是最好的震慑。
众人口中的安丘县,此刻却遇到另一个问题。
不仅是安丘,沾桥也一样。
纪楚听说之后,立刻前去查看。
去的地方,正是棉花地里。
安丘县德昌村里,不少人家都种了棉花,现在长到八月份,已经到了现蕾期。
也就是田地里超过一半的棉花,都长出第一个幼蕾,在这个阶段,大概会存在二十五到三十天。
这也是决定今年棉花产量的关键期。
眼看着一个个幼蕾生长出来。
就算再不舍,也按照白婆婆说的打顶,便是控制棉花高度,以及把最上面的幼蕾摘掉。
白婆婆还总结出俗语:“枝够打顶,蕾够打尖,打小不打大,打早不打晚。”
如此关键时刻,偏偏成片的棉花地里出现病虫害了。
纪楚过去的时候,只看到那原本健康的棉花叶片上,有着一个个黑褐色斑点。
叶面,蕾花,幼铃上都有。
原本健康的蕾花,现在多了难看的斑点。
这些斑点,明显就是病虫害。
去年一直记录棉花种植的林元志却道:“去年没有见过,这还是头一回。”
纪楚询问道:“之前没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