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漫漫,心路茫茫》
《前路漫漫,心路茫茫》全本免费阅读
又是一个炎夏的星期日,吃过早饭,周亚平匆匆出门,开车前往公司。
“千万记得中午回来吃饭,别忘了,今天是你的生日。”老婆沈珍钰赶在后面一边嘱咐,一边抱怨,“什么公司,有这么多加不完的班。“
“知道了,我会回来的。”周亚平回复。
今天周亚平去公司,真还不是为了公司加班。虽然今天公司确实是在加班,赶一批货,又是最新的产品——“点读扫描两用笔”。今年来,扫描笔异军突起,发展很快,大有取代“点读笔”的趋势。这种笔的优势是,所扫描的书本不需专门制作,任何普通的书本都可以用,只要在适当大小的印刷文字上用笔头扫过去,即可发出相应的声音,达到“点读笔”同样的效果,单从这一点来看,非常方便。
但周亚平他们经过反复对比研究,认为比起“点读笔”来,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是不可克服的。首先,扫描笔使用时,对于文字的大小,有严格的要求,太大太小的都不行;而“点读笔”对此则毫无要求。其次,扫描笔操作时要求注意力集中,扶住笔干平行滑动,否则就容易出错,这样很容易使人精神紧张;但“点读笔”操作时只要随意一点,就可发声,简便轻松。第三,扫描笔中,无论是外语发声还是汉语发声,都是电子合成音,生硬平淡;不像“点读笔”,是采用人声录音,具有感情色彩和抑扬顿挫的腔调。凭这几点,周亚平他们认为,扫描笔不应该是“点读笔”的换代产品。
鉴于扫描笔确也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八昊达”也从方案公司拿到扫描笔的方案,帮助需要的客户生产该产品。另外,与方案公司合作,开发出“点读扫描两用笔”,还申报了实用新型专利。虽然现在已经拿到专利证书,但周亚平吸取上一次“点读笔”专利风波的教训,也没有多看重它。
公司周日加班,都有相应的值班干部组织指挥,不需周亚平亲自安排。
周亚平周日来公司,是另有约会。
小家电企业协会的副秘书长黄跃进几天前就已经和他约定,这个周日无论如何留下半天的时间,黄要进行采访。
黄跃进是一个家族企业的CEO,年纪很轻却抱负远大。他能够担任协会副秘书长,除了本人的努力,应该还有他老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他说采访周亚平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协会总结下属企业的各种经营经验,完善协会资料库;二是为自己在职学习的博士论文收集素材。他的论文题目是:“探索小家电产品市场拓展带来的社会进步。”
周亚平来到公司,发现副总经理刘青霄已在车间忙碌。
刘青霄这位年轻人,无论在营销中心时还是到公司总部后,一直工作踏实,吃苦耐劳,积极肯干。周亚平知道自己已是古稀之人,迟早都要彻底退休,公司必须有人接班。因此已把他提拔为副总经理,准备今后接班。
“小刘,”单独相处时,周亚平不叫他“刘副总”,还是按照习惯的称呼,“等会有个客人要来,我和他在接待室里谈话,你去安排一下,今天上午不要让别人来打扰我们。”
刘青霄爽快地回答:“周总,放心吧,生产上的事情我都会安排好,也不会有人来打扰你们,你安心办你的事吧。”
没过多久,黄跃进赶来了。俩人在“八昊达”公司接待室里开始了访谈。
黄跃进首先表示歉意:“周总,休息日还要打搅你,真不好意思。”
“快别这么说,”周亚平向黄的杯子里倒开水,一边说,“我们搞企业的没有什么休息日、工作日的分别,时时刻刻都可以是工作日。再说,大家都是朋友,星期日聊聊天也是一件快事。”
“那好,我们就直奔主题。周总,我知道你们是世界上第一支‘点读笔’的研发、生产者,你们当时的初衷是为用户提供一种学习外语的工具。我今天想了解的是,此后,随着规模的发展,在不断扩大‘点读笔’的应用范围方面,你们做了哪些工作?或者说有哪些进展。目前的应用究竟扩展到了哪些领域?你尽管讲,我就是一个听众。”黄跃进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周亚平知道无需客套,直奔主题,开始介绍:“我们的第一支‘点读笔’是2004年二季度开发成功的,到现在已经18年了。‘点读笔’的类型,从外形分类,可分为钢笔型‘点读笔’,教鞭型‘点读笔’,卡通型‘点读笔’;从发送的信号来分,可分为音频‘点读笔’和视频‘点读笔’,音频‘点读笔’点读后播放音频,即语音或音乐,视频‘点读笔’点读后播放图像和移动画面。如果要从应用领域来分类,哪可就更多了……”
黄跃进打断周亚平的话:“周总,你千万别讲课了,我最怕这种枯燥的分析归纳。你就给我讲故事吧,讲讲‘点读笔’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应用是怎么开发出来的。”
周亚平略为沉思,接着说:“好吧,那我就随意讲了。”
周亚平开始了自己的叙述。
“点读笔”的初衷,是为国内绝大多数的英语教学提供学习工具,但后来,国内教学的其他语种,如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纷纷跟进,成了国人学习外语普遍采用的工具。
意想不到的是,国外第一家采购“八昊达”产品的客户竟是韩国客户。这是韩国一家很大的语言教学机构,他们得到关于“点读笔”的信息后,专门派了两位职员来中国,到“八昊达”公司考察和学习,整整呆了半个月。中国人好客,这段时间,周亚平和王惠等人经常陪他们去吃韩国料理,都有点腻味了。这两人完全掌握了编码和语音制作等技术后才回国。后来,这家公司从“八昊达”购买了2万支“点读笔”,用于国内的语言教学。虽不是太多,但周亚平知道,这已经很不错了。毕竟韩国是一个电子工业非常发达的国家,我们的“点读笔”,他们也可以仿制。以后这家教育机构一定会采用他们自己国家生产的产品,这是大概率事件。
从此开始,陆续有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客户来公司购买产品。
让周亚平最为高兴的一件事,不是这些老外采购了多少产品,创造了多少营业收入,而是他们终于承认“点读笔”是中国人的首创,主动前来购买这一创意产品。美、日、韩,都是许多电子产品的发明创造地,中国人以前生产的电子产品,往往被他们讥笑为抄袭、拷贝西方产品。好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也轮到你们外国人来抄袭、拷贝东方中国的“点读笔”了。
其实,不仅是学习外语,国内各民族语言的学习,也让“点读笔”大有用武之地。一个新疆客户的到来,又把“点读笔”纳入了国内少数民族语言学习的范畴。
这位李姓客户反映了一个情况,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在这里生活的汉族,希望学习少数民族语言,而少数民族,希望学习汉语,语言的互通,是民族融通的必由之路。在李先生的操作下,“八昊达”公司与新疆一家文字语言出版机构合作,开发了一支汉语与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及蒙古语互译的“点读笔”,配合该出版社编印的教材使用。应该说,这支笔,为新疆地区民族语言的学习做出了贡献。
如果说,笔形“点读笔”只适合学生自己学习,那么,“点读教鞭”的问世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种专用器具。
“这就是‘点读教鞭’,”周亚平从产品展柜中拿出一支长长的酷似教鞭的产品,“老师只要用此教鞭指点黑板上挂图,就可以从教室的音箱里播放相应的声音。”
放下“点读教鞭”,周亚平又捧出一个教学用地球仪:“黄总,你看,这也是一种新教具,国内一家有名的地图出版社,经常向我们订购这种产品。”
周亚平取下插在地球仪侧面的一支“点读笔”,打开电源开关,在地球仪上随意一点,和地球仪配套的蓝牙音箱里便传出刚才点到的那个国家的基本情况介绍,国名、面积、人口、民族以及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等。
黄跃进接过“点读笔”,也饶有兴趣地在地球仪上乱点起来,边点边说:“这个有意思,这下老师上地理课就省事了。”
周亚平笑着说:“我们还有个客户更有意思,异想天开地提出,要开发一个‘新闻天天读’类型的地球仪,也就是客户只要进入设定的‘每日新闻’板块,你想了解哪个国家发生的新闻,只要用笔轻点一下地球仪上这个国家,马上就会播出这个国家的每日新闻。大到国家政变、社会罢工,小到枪击行凶、交通堵塞,样样俱全。说是,这种产品对于国家政要、政客和新闻达人非常必须,对于一般人,也很实用有趣,一定可以畅销。”
“哎,这种产品出来没有?”黄跃进问。
“没有!我们这个客户摸索了很长时间,最后发现,如果每天收集各个国家的新闻,再制作成语音,然后再发送到网络平台,工作量太大,根本无法实现。只好作罢。”
“确实是太难,但想法倒是挺好。”
“这是教学用的视频‘点读笔’,”周亚平拿出另外一支钢笔型“点读笔”,“你说点读地球仪让地理老师省事了,如果在电子教室,老师用这支笔就更省事了。只要用它在书本上点击,就可以在电子黑板上显示出老师讲课的内容,既可以显示文字、数字、图形,还可以显示视频,非常方便。”
“学习中使用‘点读笔’,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增加记忆效益,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心理学实验表明,同样在3个小时内,如果只依靠眼睛看,所学知识可保持70%左右,3天后能记住30%左右;如果边看边听,所学知识能保持85%左右,3天后能记住70%左右。”
黄跃进说:“讲了这么多,都是在学习领域里的应用,应该差不多了吧?”
“还真没完,你再看看这件产品——”周亚平拿出一本歌曲集和一支“点读笔”,“这是我们的产品在学唱歌方面的应用实例》”
在一次几个公司老总的酒席上,有位李老板向大家诉说某天晚上他遇到的尴尬之事。
那晚他接待的是几个初中老同学,按照来客的要求,他们选择在一家豪华的“卡拉OK”里聚会。谁知来的几个同学都是“麦霸”,一个比一个唱得漂亮,而且唱的都是特别好听的新歌新曲,一首接着一首,十分动听。轮到李老板唱歌时,他搜肠刮肚想唱首新歌,哪知根本不会,还是只能以老得不能再老“我是一个兵”来敷衍。
此时,李老板恨不得有个地洞钻进去。他说:“那一刻,如果有人说花2000元人民币可以马上教会我一首歌,我会毫不犹豫地与他成交。”
这件事启发了周亚平,是呀,这些年纪比较大的公司老总,会唱的歌曲大都很少,也不好意思一句又一句地跟年轻人学唱。如果能用我们的“点读笔”开发一种自我学唱歌的产品,岂不是填补了又一个空白?
于是,周亚平组织开发小组,从收集最受群众欢迎的歌曲开始,编印可以使用“点读笔”的歌本;请专业音乐公司给每首歌录音,分别按照词、曲,一句一句地录音,然后下载到笔里。
至此,一个能够自学唱歌的产品出世了。
自学者想学那首歌曲,只要翻到那一页,然后用“点读笔”点击,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开始学习。想学曲谱,可以点击曲谱,想学歌词,可以点击歌词,点哪句,唱哪句,非常自如。
黄跃进对此很感兴趣:“有这种产品?我也想买一套。这样,我可以悄悄地在家里学习唱歌,省得在外面唱不好,丢人现眼的。”
“买什么买,你只要想要,送你一套吧。”周亚平说,“行了,学习领域就这些了。”
黄跃进收起钢笔,说:“很不错,请你再讲讲其他领域的应用吧。”
“好,我先从文旅行业开始吧,”周亚平拿出一张公园的导游图,“这都是我公司的实际案例。这个公园位处辽省,这张导游图是可以用笔点读的。我们一个客户与该公园合作,制作了这张点读游览图,采用我公司制作的‘点读笔’,作为导游工具。这以后,进园游览者,只需交点押金,就可以拿到这支笔和这张图,游人在任何景点,都可以通过点读,听到相关的语音介绍。因此,我们称之为‘导游笔’。”
“另外还有一家,购买我们的笔,用作展览馆内的导游解说,你看,就是这种笔,”周亚平指着柜窗中一支 “点读笔”,“经过事先制作,每个展柜展品的标签都印上了隐形码,只要用笔点读,就可以通过插在笔上的耳机听到详细介绍。展览馆的工作人员说,观展人员非常欢迎这种便民服务。”
黄跃进露出欣赏的目光:“嘿!想不到‘点读笔’在文旅领域还大有可为。”
“让我们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点读笔’居然进入了防伪领域。”周亚平开心地一笑,“我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讲给你听吧。”
下面是周亚平所讲的故事。
那一天,周亚平正在工程部与大家讨论新产品开发事项,前台来报,有个省路桥公司的副总经理求见。
这位叫程臻真的老总见到周亚平后,还未坐稳,就急不可耐地要求先看看“八昊达”的产品。
周亚平叫了市场部王惠,把客人带到接待室暨产品陈列室,并逐一介绍各种产品。
程臻真认真听取讲解,并不时提出问题,周亚平一一给以解答。
“看了这么多产品,也听了很详尽的介绍,谢谢周总,”程臻真诚挚地说,“但我这次是为了解决我们目前遇到的一个难题而来,不知道你们哪种产品能够奏效。”
周亚平问:“程总究竟是希望解决什么难题?”
程臻真回答:“我先把情况给你们说说吧。我们路桥公司负责全省的收费路桥的管理,对本省过往车辆,实行购买月票、季票和年票的制度。但后来发现,有不少不法分子伪造票据,尽管改了几版,在印刷上也采取了一些防伪措施,但仍然无法杜绝。伪造者的假票,印刷得比真票还要真。后来我们听说有一种学具叫‘点读笔’,在普通书本上随便一点便能发声,我们就想,能不能用到我们的路桥票上,过关卡时工作人员只要在票据上一点,能发声的就是真票,不能发声的肯定是假票。”
周亚平听了,哑然失笑,做了这么久的“点读笔”,还真没有遇到过这样奇特的需求。
用心思索了一会,周亚平对客人说:“一点就发声,这在你们路桥票据上实现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能不能有效防伪,还是个问题。因为那些造假者既然连防伪印刷都能做到,我们‘点读笔’的制作技术他们照样可以学会。当然,如果我们在制作中设计一些窍门,多制造一些关卡;另外,在验票时,采取一些保密的措施,也应该可以达到防伪的目的。”
程臻真急着问:“你就直说吧,采取哪些措施?”
“不急,不急,”周亚平说,“我刚才想了一下,如果只在票据上印一种码,而你们的验票人员随便在票据哪个位置一点,就发出‘这是真票’,简单固然简单,但防伪效率大打折扣。如果要真正达到防伪目的,可能还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必须在票据上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