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前路漫漫,心路茫茫》

40.四十

《前路漫漫,心路茫茫》全本免费阅读

这天上午,周亚平正在自己办公室和市场部经理刘青霄商议最近的一项投标事宜。

刘青霄原在营销中心担任销售经理,后因公司总部市场部经理王惠离职,才调回总部,接任市场部经理一职。

王惠在公司工作多年,为人憨厚沉稳,勤奋肯干,对客户热情负责,很得周亚平的器重。虽然也有不少人提出异议,认为王惠平时寡言少语,口才欠缺,热情不足,不符合销售人员的特质。但周亚平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销售人员不一定都必须口若悬河,能说会道,热情四射,处处讨好。像王惠这样貌似木讷,其实聪明的特质,也是营销人员的另一种撒手锏。这样的人能够让客户产生信任感,不担心上当受骗,进而促进买卖成交。因此,刚开始王惠提出辞职时,周亚平很不情愿。后王惠真诚表示,自己也很犹豫,但又别无他法,必须回去接手家族生意,公司这才开欢送会放行。

周亚平和刘青霄正在商议的,是一家客户的加工订单投标案,这个订单,其实是一根鸡肋,订货数量虽然还可以,但利润少得可怜。

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八昊达”公司的产品从“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也变得销售日益艰难。本市的“点读笔”企业,暴增至几千家。有的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低价倾销,那种价格,比“八昊达”公司的材料成本都要低,也不知他们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好在“八昊达”公司是该产品的首创者,长期以来建立了很好的信誉,这块王牌是哪家企业也无法比拟的。因此,一些大的客户,正规的企业集团,还是只认“八昊达”公司。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目前生意尽管差了不少,公司利润剧减,但维持运营还是绰绰有余。

为了尽量地提高总总值,像这种属于鸡肋一样的订单,公司也得去争取。

两人正在讨论,突然,楚靖坤和吴树慧急匆匆地敲门进来。

“喔,楚先生和吴总过来了,怎么先不打个招呼?”周亚平诧异地问。

“有个急事找你商量,小刘,你先帮我们倒杯茶。”因为是刘青霄的老上司,楚靖坤直接指挥他。

一边喝茶,楚靖坤一边对刘青霄说:“小刘,你先去忙吧,我们开个董事会。”

小刘离开后,楚靖坤说起了正事:“周先生,你知道吗,钟教授又有了新作品,称为‘快速识字韵文’,正在寻找合作单位。有一个大老板提出投资1000万元,和他成立合资公司,但由于要求作品的版权归属公司,而且只给钟教授30%的股份,又不让教授参与经营,所以钟教授没有答应。这本‘快速识字韵文’据说比原来和我们合作过的‘华文字经’还要好,主要是更加通俗易懂,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更适合于儿童识字。”

钟教授叫钟仁,是“八昊达”公司很早的客户和合作者。

还在“八昊达”成立以前,钟仁就编撰了一套“华文字经”,为现代中国人快速识字开了先河。

按照他的理论,现代中国人的识字方法,是开了历史的倒车。古代儿童主要的识字课本就3篇:“三子经”,“百家姓”,“千字文”,共计2780个字。同样的效果,现代孩子却需要学习30 多万字的12册小学语文课本,才能过识字关。因此,他认为民国时期的变法维新,引进了西方识字教学的新方法,采用“先阅读,后识字,在阅读中识字”,貌似是一种进步,其实是一种倒退,违背了汉文字“先识字,后阅读”的内在规律。从而,造成识字效率极为低下的副作用。

另外,他还总结出,古代儿童之所以只需几个月的识字,就可以阅读四书五经,效率这样高,还在于像“三字经”、“千字文”这类的识字课本,按照字、词、句、文的顺序排列,押韵合辙,朗朗上口,有助于记忆。

基于这一套理论,钟仁在所在文字研究所的支持帮助下,编写了一本“华文字经”。这部字经,的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盛世经典。

全书4000个字,一字一音,两字一词,四字一句,八字一韵,竟然基本上没有一个字是重复使用。如果你学完这篇韵文,就相当于学完了人生常用的全部汉字。

为了利用“华文字经”推广快速识字方法,钟仁与一位有见识的投资者朱泰崇在工商行政部门注册了一家教育科技企业。

公司成立后,采取连锁加盟的形式,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开展快速识字培训的经营活动。培训班运用“分割识字”的原理,按照文、句、词、字的顺序教学,每天10 分钟,三个月攻克识字关。取得惊人的业绩。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全脑速读”原理,按照字、词、句、文的顺序教学,三个月攻克阅读关。

据统计,共有15万名儿童参加了培训,结果是,3——6岁儿童学习六个月,能达到六年级的识字量和阅读水平的学生占到90%,识字和阅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占到99%。孩子们已经成群、成斑,甚至成园、成校地变成了普通意义上的“小神童”。

“华文字经”不但在国内影响巨大,而且在国外一些国家业也有不少拥趸。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的教育单位,直接引进这套教材进行国内汉语教学。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的大学都有洽谈引进“华文字经”识字阅读系统。

“八昊达”的“点读笔”问世后,钟仁和朱泰崇他们两人都看中了这一学习工具,认为如果能将之与他们快速识字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必将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因而,朱泰崇干脆搬到了“八昊达”的营销中心办公,两家从当初的买卖关系走向了全面合作的道路。

在合作开办“华文字经”培训班的过程中,刘青霄把5岁的女儿也送去参加了,几个月后,小姑娘居然可以随便拿起一张“人民日报”,朗读其中的某篇文章,使得周围邻居啧啧称奇。这一实例,更加坚定了大家合作的意愿。

但遗憾的是,这一合作没有持续太久。由于钟仁和朱泰崇在经营理念和处世风格上的差异,对公司重大决策方面存在较大分歧,最终导致公司破裂,两人分道扬镳甚至反目成仇,为“华文字经”版权问题对簿公堂。因此,该公司与“八昊达”公司的合作也无果而终。

这一次,楚靖坤带来了钟仁准备东山再起的消息,教授重新编撰‘快速识字韵文’,并希望迅速推向市场。

这一消息,对于周亚平来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因周亚平曾与钟仁有过一次深层次的谈话,周亚平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钟教授,对于‘华文字经’,我有一些个人陋见,说出来请你不要介意。”

“周总,学术问题,大家探讨,介意什么?”钟教授坦然地说,“有何见解,请指教!”

周亚平徐徐道来:“‘华文字经’,确是一本奇书,四千文字,几乎无一重复,这是任谁都难以做到的,而且各章各节,分门别类,囊括天文、地理、人伦、大道、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等50类经典知识。词句极具文采,篇章饱含美学,真的很不容易。这些都不用我说,外界早已有定论。我要说的是,尽管这样,我还是觉得,作为儿童识字的启蒙教材,内容还是太深奥了,没有按照先易后难、顺序渐进的原则。一开始就出现‘乾坤’,‘宇宙’之类抽象的词组,幼童们即使认识了这些字,但很长时间都完全理解不了它的真实含义。而且,字、词的排列顺序,也完全不是按照现代用语、作文中汉字出现的频次,把常用字排到前面,把生僻字排到后面,而是许多正好相反,我知道这是编写时内容和行文的无奈,但还是觉得不妥。特别是用于外国人学汉文,麻烦更大,不太适宜。”

钟仁听了,面带微笑:“周总,想不到你对拙作还真有研究。你说的这些,我早已有所考虑,现在太忙,有时间我会想法去弥补,另外再编写一部新书。”

正因为有以上一席谈话,周亚平知道,钟教授的新作“快速识字韵文”,定是他的“弥补”之作,虽未见庐山真面目,但依据教授的才能,新作必然不差。

“我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我们主动和钟教授联系,和他合作,除了‘华文字经’,重点是‘快速识字韵文’。”周亚平对楚靖坤和吴树慧说,“我想,我们不可能拿出那个大老板那么多钱来投资,再说,一个教育科技公司也不需要那么多钱来运转。我个人意见是,投资额方面,我们最多只能拿出大老板所提数额的五分之一,但我们要在其他条件方面大大优于大老板,要让钟教授看到我们的诚意,彻底放心。你俩看这样行不行,资金投入,全部由我们四个股东出资,钟教授不出一分钱;股份比例,钟教授占51%,我们四人占49%;法人代表、总经理全部由钟教授担任。”

迟疑了一下,楚靖坤说:“条件还是不错,但不知投资金额这样少,钟教授会不会满意?”

吴树慧看了他一眼:“慢慢来嘛,公司可以逐步壮大、发展。实事求是地说,即使这点资金,我们也不是轻易拿得出来。”

“吴兄弟,我考虑过了,投入新公司的费用,名义上是各位股东的投资,但不用大家出钱,公司去年利润还未分成,正好拿来作为新公司的投资,这还可以省一笔个人所得税。”周亚平说。

“那行,我们三人意见统一了,就按这个办,”楚靖坤说,“趁热打铁,干脆我们今天去谢鞠科公司,与他一起商议此事,如果他也没有意见,我们下面就可以行动,我就负责与钟教授去谈今天这个方案。”

在“赛亚”公司召开的董事会上,谢鞠科完全同意大家提出的合作意向和合作条件。

按照董事会的决议,由楚靖坤出面与钟教授协商合作之事,没想到出奇的顺利。钟仁没有提出任何问题和异议,他诚恳地表示:“认识这么久了,我知道几位老哥都是实在人,与你们合作,我完全放心。”

就这样,“华夏语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横空出世。

“华夏”公司用特大号字体印制了一批“快速识字韵文”,每套配置一支“点读笔”,分发给钟教授以前的客户;另外,派人到各幼儿园、幼儿培训学校广为宣传;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大力传播这一全新产品消息,介绍它的优势和作用。

由于“快速识字韵文”保留了“华文字经”的特点,又采取了由简到繁,顺序渐进的编写原则,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因而,推出不久,就受到不少客户的青睐。

有的原来采用“华文字经”培训儿童的识字学校,改用“快速识字韵文”;还有的客户购买小批产品,在幼儿园试点;另外,涉外代理公司积极与外商联系,希望开辟国外销售渠道。

担任总经理的钟仁,一个人忙得不亦乐乎,其他几个股东,一则不便插手,二则也没有时间。周亚平悄悄对楚靖坤说:“楚先生,公司文化业务上我们帮不上忙,但在与客户洽谈生意时,你可以发挥你的特长,出面当钟教授商务方面的助手,为公司多争取一些利益。钟教授一介书生,根本不屑于与别人去争蝇头小利,再说,知识分子脸皮薄,不会和客户讨价还加,由你出面比较合适。”

“行!没问题,反正你们几个都有自己的一摊事,只有我有时间。放心吧,我一定协助教授把公司办得红红火火。”楚靖坤信心满满地回答。

但企业的发展没有想象的那样顺利,尽管钟仁等人废寝忘食,努力工作,但公司业务仍然不温不火。钟仁也是一个急性子,看到公司成立几个月了,还没有太大起色,就有些不安了,在股东会面时一个劲地询问:“怎么办?怎么办?”

吴树慧安慰他:“钟教授,没关系,任何一家公司,不是一开张就会生意兴隆,财源广进。都会有个过程,现在我们公司的许多客户还在摸索、试点,购货不是很多,这很正常。”

楚靖坤也帮腔说:“教授,我们都是开过公司的人,刚开始,都有一段困难时期,熬过这一段就好了。对了,刚才我得到一个好消息,正想与大家分享。我香港有个朋友,经常来往于中、美两国,他把我们的一套‘快速识字韵文’样品送给了美国一家国际有名的门户网站的老板,这位大老板对我们的识字产品很感兴趣,据说,这家门户网站马上派人到中国大陆来考察。”

谢鞠科不解地问:“美国公司为什么对学习汉语的教材感兴趣呢?”

楚靖坤解释:“我朋友告诉我,这家门户网站的老板是一个台湾人,很有华夏情结,他们打算在全世界推广汉语学习,正在寻找合适的教材,恰恰看到了我们这一套。”

“太好了!真是及时雨,”周亚平说,“如果他们真的成为我们的客户,估计需要产品的数量不会少。”

听到这一消息,大家都松了一口气,钟仁也消除了一些不安。

最初大家估计,这件事应该很快会有着落,但过了一个月、两个月,竟然毫无下文。半年过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