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水如鉴》
《澄水如鉴》全本免费阅读
康文帝在宫人的搀扶下站起身来,自己还没站稳,已经伸手要虚扶赵缭。
“赵将军快请起。”
赵缭没有起身,将怀里抱着的几本册子高举过头顶,恭敬道:
“启禀陛下,现将丽水军重建后,全部兵册、军械册、军资册及军粮册呈上,恭请陛下统筹安排,准许大军班师。令有丽水军印,现由副将代管,待整军完毕后,必将从速归还于陛下。”
“好啊!好啊!”康文帝抚掌,热烈赞道:“赵将军不愧是陇朝第一将门之后,此番退敌真天神也!待国丧过后,朕定厚厚封赏爱卿!”
赵缭更恭敬道:“报君死国乃末将本分,岂敢邀功。”
“爱卿切不可过谦。”康文帝摆了摆手,稍一顿道:“至于印嘛……将印将印,那自然是将军的印。
往后,还要赵将军与朕戮力同心,让丽水军的威名重振大江南北才是。”
说完,康文帝递了个眼色,立刻有内监上前,接过赵缭捧着的簿册。
赵缭叩首谢恩道:“末将定肝脑涂地,以报陛下。”
康文帝微微颔首,像是很赞许,紧接着道:“丽水军乃国之利刃,就驻于鄞州,和灵方边军一起拱卫北境。
赵将军在苦寒之地征战多月,殊为不易,在盛安休整到初秋,再前往驻地吧。”
鄞州。
赵缭心中一动。在此之前,她千思万虑预想了十几个皇帝可能为丽水军定的驻地,也没想到皇帝看似即兴一想,定了鄞州。
倒不是方位、距离让人奇怪,而是鄞州,是李谊的封地里。
赵缭走下高台的时候,别说皇上皱了几日的眉头松开了,就连众臣心中,谁不暗暗松了口气。
新帝登基,根基未稳。刚刚打了胜仗、手握精兵的赵缭,没有被召,就这么迅速得赶回来“奔丧”,她本人又是一个让人全看不穿、猜不透的人。
那日,赵缭大步流星上殿的时候,不少官员都开始在脑海里盘算起,要是发生宫变,自己该怎么跑、躲在哪了。
今日,赵缭奉上丽水军的簿册,不管上面的内容能不能和实际对上号,总归是表明了自己拥护新帝的态度,对她的种种猜测也不攻自破了。
在松了一口气的人中,李谊是最宽慰的一个。
与此同时,丽水军中,陶若里正式向全军表态,所有对赵缭将军要反的猜测,都是无端构陷,丽水军不会反。
这一下,原本人心惶惶的丽水军,人心大安。陶若里也以散播谣言为名,将不少李谊的势力清理出去。
。。。
等四十九天灵跪完,已是六月,盛安的天气已热了起来。
百官出宫的当日,新帝就下了登基以来的第一道圣旨,大大封赏了赵缭和李谊。
李谊加食邑五千户,封幽州大都督兼左武卫大将军,领鄞州牧,另赐盛安城府邸一座。
赵缭封宝宜城侯,拜正二品辅国大将军、河西道行军元帅、丽水军元帅,赐将军府一座、黄金千两、绸缎二千五百匹。
封隋云期为宜阳亭侯、陶若里为汝南亭侯。
其余军中凡有功之人,皆论功行赏。
此圣旨一出,举国哗然。先不说李谊这个自成年起,就只有虚名、一点实权不沾的闲散王爷,一朝成为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权臣。
只说赵缭,可是前无古人历朝历代,头一份的女侯爷,将衔也仅次于其父赵岘。
。。。
将军府中,赵缭正一本一本翻看卷册,理做一堆一堆。
“天爷啊……”隋云期一头大汗地进来,“我以为帮你招呼道喜的客人是什么美差,还能从贺礼里捞上一笔,不想真是彻底的苦差事,接话接得下颌脱落,回礼回得老腰折断……”
隋云期一手撑在桌上,一手锤着后腰,“你倒好,这么清闲。”
“这差事你且得办着,建功的武将回来,要是不夹尾巴,就得掉脑袋。皇上赐了恩,我们就得千恩万谢受着。”
赵缭说话时,仍一刻不停地整理着书卷。
“要不,我每日早中晚三次,朝皇宫的方向叩拜嵩呼‘吾皇万岁’?”隋云期夸张地做了个揖。
“少了,起码一日十五次。”赵缭抬头笑了一声,抽出一张纸搁在一旁。
“着人把这上面的官员,近五年来的日行夜记都挑出来,单装一口箱子。”
直到今日,赵缭布下的情报网仍然无孔不入地记录着每一个关键点、关键人,又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