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神女,开国祭祀》
《天命神女,开国祭祀》全本免费阅读
庄涂吓得倒退了两步,“这这可万万不行啊!军爷,军爷饶命啊军爷!”
赵真的手已经伸到后腰去摸刀了,他冷声道:“敢打我妹妹主意?”
赵瑛把手拦在赵真面前,要他不要冲动。自己又开口道:“二位大人,我虽然是个牧羊女,但已经许给商国东攸侯三公子何巡做妾室了,二位大人也许没听说过三公子的军功,但他不是个能受气的主,要是被他知道我要留在盘龙城,也许下一仗要打的就是盘龙城了。”
士兵都没听说过什么东攸侯,但知道商国,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看这小的这么笃定,那大的又像是背后有依仗的模样,算了算了。”他拎起庄涂的衣领,“老子放了你,给我小心点!来呀,把他的羊留下两头壮的!”
庄涂给拎起来丢出两步远,他利索地站起来,又走出颤巍巍的步伐,满脸心痛地看着自己的羊被拉走了两头,想阻止,又不敢,最后在士兵的推搡之下进了城。
进城之后,只见街道的两边遍布着酒肆、饭馆、住店,这种极致繁荣的商业甚至压过了以富庶闻名的海岱城。
并且赵瑛发现,盘龙城没有山。
“是这里吗?”赵真问。
赵瑛说:“这里有这么多绿松石首饰作坊,肯定没错了,我要的铜矿就在附近。但这里没有山,绿松石肯定是从不远的地方运过来的,得找到绿松石的来源。”
她一边走一边观察,“哪怕在西都偃师城,都没有这里的饭馆数量这么多、这么密集,足以证明来这座城里采购的客商数量之多。”
沿街走了一段后,赵瑛停在一家门头很大的饭馆面前。“先吃点东西休息一下。”她说。
“是。”赵真与庄涂应声。
赵真先一步走进饭馆,庄涂在后面叫来酒馆的仆人,询问哪里能安置他的几只小羊。
此时店里刚好有粮食作坊的人送米粮来,中年的酒馆坊主生得胖墩墩的,蹲下来检查稻米的品质,他那圆润的身材像极了叠放在角落里的酒桶。饭馆里生意很好,桌子基本都坐满了。
坊主的妻子坐在里面的柜台边上,看到有客人进来,她连忙起身出来相迎。“两位小姐是要用饭,还是住店?”
她生得也是一副粗壮的身材,但是说话的时候笑眯眯的,面相讨喜,难怪这家酒馆生意这么好。
赵真说:“给我们上一桌酒菜,再要一个套间。”
他找到了唯一一张还空着的桌子,拿手帕出来把椅子擦了一遍才让赵瑛坐下,旁人看来,会以为是一家稳妥的姐姐照顾着年幼受宠的妹妹。
做完这一切,赵真问女坊主:“要一壶粟米酒,一壶热水,再来一份和那一桌一样的米糕、烤兔子肉。”
坊主道:“粟米酒有好的有差的,好的十五个贝币,差的八个贝币,要哪种?”
这一路走来,他们三人吃一餐的钱都不用八个贝币,两个贝币能买一大陶罐的粟子了。
竟然这么贵?
可是不喝又不行,赵瑛替赵真说:“要好的酒。其它东西呢,多少钱?”
“米糕一盘三个贝币,烤兔子腿两个贝币,套间住一夜二十个贝币。”女坊主依旧笑眯眯的,“小号的。”
“这城里怎么什么都贵啊?”赵瑛摇头,夸张地说:“老板,你这饭馆贵的离谱,买一杯最差的水酒的钱,够在昭信城买一大陶罐的粟子,吃一餐饭的钱,都够在海岱城买一头牛了。”
隔壁一桌正在吃饭的客人哈哈大笑起来,“这要不说咱们盘龙城富裕呢。”其中一个中年男人对赵瑛道:“要在这里生活大不容易。妹妹啊,你俩也是来做生意的?”
赵瑛假做出一副懵懂的模样,“是,我们家是养牛羊的,我和姐姐跟着父亲来这里贩卖羊羔。”
女坊主一张笑脸安慰人似的挂上了苦恼,听不出语气是劝慰还是抱怨:“在这里盖房子要给城主交钱,做生意要给城主交钱,牛车上路要给城主交钱,外来的商队进城都要先给城门的守卫交钱。”
隔壁桌的男客人问:“外面那老丈就是你俩的父亲?”
赵瑛点了点头。“嗯。”
“看着人老实,来之前没打探清楚吧?上这盘龙城做生意的,都是拿着钱来买绿松石的商队,别个想来卖点什么鲜货的,基本都挣不着钱回去,刚挣来的钱就得在这儿花掉。”他爽朗地笑笑,“我请你爹喝一杯,叫你爹省几个子。”
赵真向他微微躬身,到了一声谢谢。
赵瑛向女店主哭诉道:“我们进城门时,被守卫收走两只羊羔,好心疼。好羡慕城里的人,都那么富裕,过着那么好的日子。”
女店主摇了摇头。“妹妹啊,你是不知道。这个城里过的好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家里有漂亮女儿的人家,另一种是家里做首饰作坊的手艺人家。像我们这种,也就是挣个辛苦钱,比为人奴仆的稍微好一点点罢了。”
她马上拿一条软布擦了擦桌子,笑着又道:“我多嘴了,两位小姐坐,我这就叫他们上菜来。”
*
吃过饭后,赵瑛带着赵真去街上探查。
“那我们从哪里开始?”赵真问。
赵瑛说:“先找家规模大点的首饰作坊,看看能不能顺藤摸瓜打听出绿松石的来源。”
二人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就像一对出门采买的姐妹。路的两旁各种作坊铺面繁多,走街串巷的货郎也是不胜枚举,多是贩卖竹缆的、锅罐的、草绳的。赵瑛说:“这些一看就是用在货船上的东西,可见城里处的水路船运十分发达。”
路边的酒坊开门做生意,坊主守在一排黑陶大瓮边上,招呼道:“漂亮的小姐,甜米酒要哇?香浓的醪糟酒,两个贝币一大筒。”
赵瑛拿了两个贝币出来,“要一筒尝尝。”
“好嘞!”坊主拿起一个带把儿的竹筒,舀上来满满的一勺,装在一支小臂粗的竹筒里交给赵瑛,“您拿好。”
赵瑛问他:“老丈,跟您打听打听,我们两姐妹想买件首饰回家送给娘亲,城里哪一家绿松石作坊卖的东西价格低些?”
“外来的商队爱去城西那一排绿松石作坊,那里是城主的产业,价格高,但样式多。你们要就想买一件做个纪念,那就往那边城中心的平民区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